在江西九江,曾經有一個名字讓人聞風喪膽,那就是 “嚴老咪”,本名嚴茂華。他的故事猶如一部充滿黑暗與貪婪的傳奇,從一個家貧輟學的少年,一步步成為壟斷采砂行業 20 年、獲利 50 億的涉黑組織頭目。這背后,是怎樣的罪惡軌跡和扭曲人生?
1964 年,嚴茂華出生于江西九江。他的父親并非九江本地人,年輕時來到九江的水產養殖場工作。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對這個家庭不太眷顧,在嚴茂華年紀尚小的時候,父親因工作致殘,失去了勞動能力,還背負了一身債務。家庭經濟陷入絕境,14 歲的嚴茂華勉強讀完初中,便不得不輟學回家,開始了艱難的打工生涯。
他干過許多苦活累活,在工地挑過水泥,也學過開車,后來靠著養魚賺了 6000 元??蓪τ谝恍南氤鋈祟^地的嚴茂華來說,這些遠遠不夠。他既覺得錢賺得少,又不甘心一輩子給人打工。
彼時,長江和鄱陽湖豐富的砂石資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砂石,作為建筑行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利潤極高,被稱為 “水中軟黃金”。1984 年,聽聞偷挖砂石能無本萬利,嚴茂華心動了,他糾集了一幫人,開始在長江和鄱陽湖組團偷挖砂石。這一挖,便是長達 20 年的罪惡之路,據估算,僅采砂這一項,他就獲利高達 50 億元。
當時,偷挖砂石的團伙眾多,為了爭奪地盤和利益,沖突不斷,儼然一副黑社會爭斗的景象。嚴茂華深知,要想在這個混亂的圈子里站穩腳跟,必須組建自己的勢力。1987 年,他開辦了 “潯西汽車修理廠”,以此為幌子,招募了大量地痞流氓和有前科的人員。
為了讓這些人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嚴茂華煞費苦心。他給自己打造了一個類似 “及時雨” 的人設,對小弟們關懷備至,不僅在他們有困難時伸出援手,還時常給他們的家人送錢??恐鲡n票,他成功籠絡了人心。
同時,他還立下規矩,禁止小弟們吸毒販毒,在那個混亂的環境里,這一做法倒是讓他在小弟們心中樹立了一定的威望。甚至有一個小弟因販毒入獄,嚴茂華不僅經常去探望,出獄后還陸續給了他近 550 萬元。
有了自己的團伙后,嚴茂華的野心愈發膨脹。他不滿足于單純的偷挖砂石,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 “市場”。鄱陽湖的砂石資源豐富,可當時這里的采砂生意被一群安徽人占據了很大份額。
嚴茂華豈能容忍,他故技重施,雇傭打手,對安徽采砂業主宗誠展開長達數月的跟蹤,隨后展開行動。這一系列手段,讓他在當地黑道逐漸嶄露頭角,“嚴老咪” 的名號也開始讓人膽寒。
在嚴茂華上位的過程中,有不少強勁的對手。其中,楊陽是當地頗具勢力的大哥。1998 年,嚴茂華想要涉足當時楊陽控制的采砂領域,雙方矛盾激化。1998 年 7 月的一天,嚴茂華安排手下對楊陽的得力助手熊小明進行砍殺,試圖嚇退楊陽一方。
然而,熊小明并未屈服,他相信楊陽會為自己出頭。楊陽得知此事后,自然不會善罷甘休,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對抗。1999 年,楊陽團伙被警方打擊,勢力大減。嚴茂華趁機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
除了楊陽,伍敏和龔震等團伙也與嚴茂華產生過沖突。伍敏和龔震因殺害了嚴茂華的小弟,被公安干警通緝,最終落網伏法,并于 2004 年 12 月 14 日被槍決。這些對手的倒下,讓嚴茂華在黑道的地位愈發穩固,很多人這時才意識到,這個 “嚴老咪” 手段狠辣,絕非善類。
嚴茂華深知,僅靠打打殺殺難以長久維持自己的 “事業”。隨著國家對長江采砂管控日益嚴格,2000 年明確規定禁止在長江流域從事任何采砂活動,嚴茂華便將目光轉向了鄱陽湖。可這里的采砂業務早已被安徽人抱團占據。
嚴茂華開始施展手段,他先是對安徽采砂業主宗誠下手,通過跟蹤、威脅等手段,迫使宗誠妥協。此后,他又與其他安徽采砂業主進行談判,提出了合作模式:九江人負責處理官方和 “黑道” 的關系,保證安徽方進場的安全;安徽人負責調集泵船,組織生產。這一模式看似公平,實則讓嚴茂華掌握了主動權。
2000 年,嚴茂華與安徽采砂業主袁冬生等人在廣州會面,這次會議被他們稱作 “廣州會議”。在會議上,雙方達成了合作協議,這也標志著嚴茂華正式進軍鄱陽湖采砂行業。此后,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嚴茂華和袁冬生等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業務的發展,官方開始對鄱陽湖采砂進行規范,劃分區域并實施招投標。嚴茂華的團伙以 “大盤子公司” 的名義參與競拍。憑借著多年積累的勢力和不正當手段,在總共 16 個標段中,“大盤子公司” 中標了 12 個。
其他正規公司一旦作業,就會遭到 “大盤子公司” 的騷擾,制造事端,導致很多公司難以經營,成立一兩年便倒閉了。就這樣,在 “大盤子公司” 的保護下,安徽人逐步壟斷了鄱陽湖的采砂區。后期,嚴茂華又安排手下陳霆買下了所有采砂區,實現了對鄱陽湖采砂行業的絕對控制。
除了采砂,嚴茂華在鄱陽湖上還有一項重要的生意 ——“過駁”,也就是裝卸、轉運砂石。這是 “黑砂” 產業中的關鍵環節,嚴茂華自然不會放過。2001 年 5 月到 2002 年 1 月間,嚴茂華盯上了孫洪波的過駁業務。
孫洪波當時仗著 “大哥” 楊陽的背景,拒絕嚴茂華入股。嚴茂華便安排手下跟蹤孫洪波,制造事端。最終,孫洪波害怕再生事端,被迫離開楊陽,投奔了嚴茂華。
最早的過駁合同是嚴茂華的手下廖美華與孫洪波簽訂的。合同結束后,嚴茂華將廖美華踢出團伙,換上張超綱與孫洪波簽約。經過一系列運作,嚴茂華團伙拿走了孫洪波 80% 的過駁業務分成。
他們還以 “吊機公司” 之名,在鄱陽湖水域經營了兩個過駁點,一個在蛤蟆石水域,一個在都昌水域的屏風過駁點。其中,蛤蟆石水域過駁點是全國最大的黃砂交易市場,最高峰時,這里 24 小時作業,單日過駁量可達 30 萬噸,最差時也有 10 萬噸。
為了全面控制過駁業務,嚴茂華讓張超綱注冊了多家空殼公司。每次參與競拍時,這些空殼公司一起參與,相當于自己和自己競拍,使得其他人根本不敢去搶生意。在嚴茂華控制 “黑砂” 產業后,任何人想要涉足其中,都必須先讓他的團伙獲利,否則根本無法開展業務。
后期,“大盤子公司” 甚至成立了 “地下執法隊”,對其他采砂老板進行暴力威脅,朝船開槍、扔煙花彈,附近村民的船也時常無故遭殃,還曾誤傷過兩名公職人員,其中一名還是警察。
為了讓 “大盤子公司” 的人員更加忠心,嚴茂華會根據他們的 “成就” 大小,分配不同比例的股權。那些實施過暗殺等惡劣行為的人,往往能在采砂生意中拿到股份。經過幾輪磨合,“大盤子公司” 的 “黑砂” 模式固定了下來:嚴茂華作為總指揮,陳霆等人負責采砂,張超綱、孫洪波負責過駁。
到了 2004 年,嚴茂華不僅成為鄱陽湖水上的 “霸主”,還將黑手伸向了陸上商界。九江知名富商嚴永敏在南昌舉行司法拍賣時搶了嚴茂華的標,嚴茂華懷恨在心,派人在九江市 “新川王大酒店” 門口砍傷了嚴永敏。這一事件震驚了九江商界,嚴茂華的惡名也愈發響亮。
此后,嚴茂華又找來一個安徽人和一個韓姓商人,成立了九江浮吊水運商會,以此控制當地過駁費用的漲跌。徹底壟斷過駁業務后,公司每天的利潤高達 10 萬元左右。
此時的嚴茂華,手下小弟眾多,還拉攏了兩名警察魏林(化名)與陳文入伙。有了警察的暗中支持,他更加肆無忌憚,逐步染指房地產、建筑、典當等多個行業。
然而,嚴茂華心里清楚,黑道生涯充滿風險,他一直在尋求洗白身份的方法。在陳文的建議下,他想出了 “一邊做大哥,一邊做慈善” 的主意。嚴茂華公開表示,自己幼時家窮未能完成學業,不想讓其他貧窮子弟重蹈自己的覆轍。
于是,自 2005 年起,他拿出 260 萬元,在瑞昌市流莊鄉長豐村建了第一所小學,取名 “茂華希望小學”。此后,他又陸續資助了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以自己名字捐建了多所希望小學。
嚴茂華的慈善行為最初主要集中在九江本地,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做給當地領導看,通過這些公益活動,慢慢與官員接觸,為自己的非法采砂等活動提供便利。在他的采砂生意中,警察魏林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公司拿走孫洪波 80% 的過駁分成后,魏林在這 80% 的股份里分得了 15%。有了這樣的利益綁定,魏林自然對嚴茂華忠心耿耿。
2007 年 7 月,“大盤子公司” 基本壟斷了鄱陽湖的采砂與過駁業務。嚴茂華出資 80 萬元設立永久性的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茂華獎助學金”,每年用其增值部分對符合條件的在冊貧困學生實施幫扶和救助。
僅過駁一項業務,他們就賺了 34 億元。憑借這些 “業績”,嚴茂華、陳霆、魏林、張超綱被團伙成員稱為 “四大金剛”,有時也叫 “四大常委”。
正當嚴茂華的 “事業” 風生水起時,2008 年 4 月底,他聽聞 “采砂要收歸國有” 的消息。他深知這將嚴重影響自己的非法采砂業務,于是決定提前轉型。5 月初,嚴茂華急忙將陳霆等人叫到北京開會,決定將勢力延伸到房地產、建筑、典當等行業,并迅速付諸行動。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嚴茂華表面上是積極投身慈善的企業家,實際上卻在暗中繼續著違法犯罪活動,他的勢力愈發龐大,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秩序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紙終究包不住火,嚴茂華的種種惡行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警方經過長期的調查和布局,掌握了嚴茂華黑社會團伙的大量犯罪證據。
2021 年 5 月 7 日晚上,江西警方對嚴茂華黑社會團伙實施突擊收網行動,成功抓捕了上百名團伙成員。然而,擁有澳門籍身份的嚴茂華及部分骨干分子卻逃往境外,至今仍在通緝之中。
根據官方透露的數據,至少有 40 多名當地領導干部以及公職人員先后卷入了嚴茂華的 “黑道江湖”,其中兩名核心成員還是警界人士。嚴茂華的落網,揭開了九江長達 20 年的涉黑陰霾,也讓人們看到了正義雖遲但到的力量。
這一案件警示著社會,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終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無論其如何偽裝、如何編織關系網,都無法逃脫正義的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