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起床時突然天旋地轉,或者低頭系鞋帶、抬頭晾衣服時突然一陣眩暈,惡心想吐,可休息一會兒又好了。很多人以為這是沒休息好或者低血糖,但很可能這是一種叫做“耳石癥”的疾病。而針對耳石癥,手法復位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什么是耳石癥
耳石癥,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常見的外周性前庭疾病。耳朵里有個專門負責平衡功能的器官,叫內耳,內耳中有三對半規管,半規管里有一些代謝產物,主要是磷酸鹽結晶,這些結晶物質長期蓄積就形成了類似結石狀的物質,也就是耳石。正常情況下,耳石乖乖地待在它該待的地方,可一旦因為某些原因,比如頭部外傷、內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或者是隨著年齡增長耳石自然脫落等,耳石就可能從原來的位置掉出來,跑到半規管里。當咱們頭部位置發生改變時,比如起床、躺下、翻身、低頭、抬頭等,耳石就會隨著重力作用在半規管里移動,刺激到半規管里的毛細胞,從而引發強烈的眩暈感,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出冷汗等癥狀。不過,這種眩暈通常是短暫的,一般持續數秒到數分鐘不等,發作后可能還會殘留一些頭昏、走路不穩的感覺。
二、耳石癥手法復位靠譜嗎
耳石癥手法復位是靠譜的,而且是目前治療耳石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頭位改變和引力作用,幫助耳石回到正確的位置。在手法復位過程中,醫生會讓患者做一系列頭部轉動、傾斜和俯仰動作,這些動作的設計是為了利用重力和慣性,使脫落的耳石沿著特定的路徑移動,重新定位到耳石器或前庭器官中更穩定的位置。手法復位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感到頭暈或眩暈,但這是正常的反應,意味著耳石在移動并嘗試回到正確位置。
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對于大部分耳石癥患者來說,經過正確的手法復位治療后,癥狀能夠得到明顯緩解甚至消失,很多人一次復位就能成功,而且恢復快、效果立竿見影,一段時間內很少再復發。當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復位,或者復位后癥狀沒有完全緩解,這可能與耳石脫落的數量、位置、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有關。但總體來說,手法復位是一種安全、有效、經濟實惠的治療方法。
三、常見的耳石癥手法復位方法
常見的耳石癥手法復位方法包括:Epley法(后半規管首選)、Semont法(后半規管)、Barbecue翻滾法(水平半規管)、Gufoni法(水平半規管嵴頂結石)、Brandt-Daroff訓練(輔助康復)。需由專業醫生操作,動作需連貫但輕柔,避免頸部過度伸展。復位后避免劇烈活動,保持頭位固定。以右耳為例:
1.Epley法(針對后半規管耳石癥)
步驟:
初始體位:患者坐于床沿,頭向患側(右)轉45°。
快速仰臥:保持頭轉向右45°,身體迅速平躺,頭懸于床外(低于床面30°),維持1分鐘。
頭轉向健側:將頭緩慢向左轉90°(保持頸部伸展),維持1分鐘。
身體轉向健側:身體整體向左轉動至左側臥位(頭隨身體轉動,面部朝左下方),維持1分鐘。
緩慢坐起:保持頭低位,緩慢恢復坐姿。
2.Semont法(適用于后半規管耳石癥)
步驟:
初始體位:患者坐于床沿,頭向健側(左)轉45°。
快速側臥至患側:身體迅速向右側臥,頭部保持左轉45°(頭懸床邊),維持1-2分鐘。
快速翻轉至健側:從右側臥位直接翻轉為左側臥位(頭仍保持左轉45°),維持1-2分鐘。
緩慢坐起:恢復坐姿,完成復位。
3.Barbecue翻滾法(針對水平半規管耳石癥)
步驟:
初始體位:患者平躺,頭向患側(右)轉90°。
向健側連續翻滾:
第1步:身體向左轉90°至左側臥位(頭隨身體轉動),維持30秒。
第2步:繼續向左轉90°至俯臥位(頭朝下),維持30秒。
第3步:再向左轉90°至右側臥位(頭朝上),維持30秒。
緩慢坐起:保持頭位,緩慢恢復坐姿。
4.Gufoni法(適用于水平半規管嵴頂結石)
步驟:
初始體位:患者坐于床沿,頭保持正中位。
快速側臥至患側:身體迅速向右側臥,頭部自然下垂(無需刻意轉動),維持1-2分鐘。
緩慢坐起:保持頭部穩定,緩慢恢復坐姿。
5.Brandt-Daroff訓練(輔助康復)
步驟:
患者從坐位快速向一側躺下,頭偏向患側,保持30秒后坐起。
交替向另一側重復動作,每日多組練習。
作用:改善平衡功能,減少眩暈發作頻率。
四、手法復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復位前需通過Dix-Hallpike試驗或Roll Test明確受累半規管及患側。
2.手法復位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擅自操作。不同的耳石癥類型需要采用不同的復位方法,而且每個動作的角度、方向和保持時間都有嚴格要求,如果操作不當,不僅無法達到復位的目的,還可能加重癥狀,甚至引發其他并發癥,比如頸椎損傷等。
3.患者在復位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準確完成每一個動作,動作要迅速、連貫,避免中途停頓或改變方向,如Semont、Barbecue和Gufoni法需快速完成(1-2秒內),Epley法則可稍慢。
4.每個體位都要保持足夠的時間,一般至少30秒以上,直到眩暈感消失,這樣才能讓耳石有足夠的時間移動到正確的位置。此外,單次復位成功率約80%,若未完全緩解可重復1-2次,但無需過度操作。
5.在進行手法復位前,醫生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如果患者有嚴重的頸椎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或者年齡較大、身體比較虛弱,可能不適合進行手法復位,或者需要調整復位方法,以降低風險。
6.復位過程中,最好有家屬陪同,以便在患者出現不適時及時給予幫助。復位完成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低頭或仰頭,睡眠時墊高頭部。
耳石癥手法復位是一種靠譜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大部分耳石癥患者來說,能夠快速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丁振華上海楊思醫院耳鼻喉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