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腎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長,“腎透明細胞癌”的相關話題進入公眾視野,這種癌癥到底是什么樣的病癥?
浙大一院泌尿外科醫生金百冶介紹,腎透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腎癌類型,占所有腎癌病例的70%-80%,這種癌細胞在顯微鏡下呈現透明狀,因此得名。根據惡性程度,腎透明細胞癌可分為G1到G4四個等級,其中G4級發展最快,惡性程度最高。金醫生曾接診過一例50多歲的男性患者,從早期發現到晚期轉移,僅半年時間。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金百冶:
“來的時候,腎臟大概就一厘米多一點的腫瘤,但是這個病人很堅決,他覺得他長腫瘤了,就要把腎臟切掉。切掉以后肺部轉移得非常厲害,這個病人整個生存期都沒超過一年。”
醫生表示,腎透明細胞癌早期癥狀不明顯,當出現血尿、腰痛或腹部腫塊等典型癥狀時,病情通常已發展到中晚期,因此,定期體檢十分必要。目前常規檢查主要有三類:超聲、CT、磁共振,但任何醫學檢測手段都存在一定的技術局限性。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金百冶:
“超聲的檢查對于3厘米以下的腫瘤,檢出率在60%左右,那可能還有將近40%的患者不一定能檢查出來。因為腎臟位置很深,如果你比較胖,腎臟周圍的脂肪比較多,有的時候確實是比較難看到。通過做增強CT,檢出率可以大幅度提升到90%以上。”
此外,很多網友對“腫瘤標志物檢測正常卻患癌”存在疑問,醫生解釋,腫瘤標志物指標對癌癥并不是全覆蓋的,比如,它與腎透明細胞癌就沒有直接關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金百冶:
“目前來說,對于腎細胞癌,沒有特別精準的檢測指標。”
杭州臺記者 曾競文、莊軼瑋、朱薏霖(實習)報道
值班編輯:史超磊一審:王茜茹
二審:唐吟終審:舒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