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一場足協杯四分之一決賽中,北京國安客場通過點球大戰,最終以6-4的總比分(常規時間2-2),客場戰勝了青島西海岸,晉級足協杯四強。盡管取得晉級資格,但對于在聯賽中還有爭冠任務的國安而言,在周中經歷了這樣一場極其慘烈的消耗戰,對他們來說并非最理想的結果。
考慮到周末還要在客場挑戰成都,因此國安本場派出了一些輪換球員;但與此同時,足協杯晉級四強的“誘惑”也不弱,因此塞蒂恩也適當保留了一些主力,例如張玉寧、王剛、達萬。只不過,這種“既要又要”的戰術安排,無助于國安在90分鐘內解決戰斗,實際上全場比賽,國安大部分時間都顯得很被動。
也就是青島西海岸頻頻浪費機會,如果換成一支把握機會更強的球隊,常規時間內國安便已經以1-3或1-4的比分落后,根本撐不到加時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比賽拖延的時間太久,也讓國安周中輪休主力的計劃大受打擊。張玉寧上半場提前下場,導致核心攻擊手法比奧不得不“超負荷”比賽;此外,像是古加、恩加德烏、斯帕吉奇、達萬等外援也是消耗嚴重,而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球隊的大腿級人物,不得不讓人對他們周末面對成都時能拿出幾分狀態感到疑惑。
而在臨場指揮方面,塞蒂恩再度暴露了他反應緩慢和用人不當的短板。例如下半場用乃比江替下王子銘,卻將楊立瑜摁在板凳上,這個換人讓人感到不知所云;另外,在斯帕吉奇前幾天剛被申花打爆的情況下,本場依然用他首發,這也是個敗筆。
與此同時,塞蒂恩在國安的戰術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強勢期后,如今似乎也陷入了瓶頸。三后衛打法導致國安將大量外援名額囤積在中后場,導致進攻相當疲軟;而塞蒂恩緩慢的傳控倒腳打法,又在面對對手的高壓逼搶時不知所措、難以發揮。總之,晉級固然可喜,但在喜悅過后,國安的未來,并沒有因此而變得更加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