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楊超越參加節目,造型頗受爭議,cos《畫皮》里的小唯,網友:這種大領口露鎖骨設計印象中好像還是在早年古裝劇里,現在又流行回來了?
其實這種領口設計不僅在影視劇里,更存在于滿大街的古裝影樓中,而且有人還專程為了露鎖骨和抹胸敞開領子拉低領口,不分暴露的露骨形象與其說在拍古風,其實更像是“擦邊”。
這種穿法真的存在嗎?先說結論,秦漢時期寬領口袍服設計的確有,但適用于里外疊穿時作為外衣,再后面是南北朝時期,主要應用在襦裙上,有點像往唐時期領型轉換的過渡,即交領淺交到對襟的過渡。但在整體效果上,這種穿法也是露而不媚,跟擦邊一點關系都沒。
秦漢時期的領口最寬能有多寬?馬山楚墓直裾袍N10的領口側寬就有43厘米,相當于非常敞口了,但在穿法上一是會用于疊穿,露出內搭層層領口,另外在穿法上也會將上衣片往下向后拉,方便繞襟(看上右圖效果),實際效果還是較貼近常規領型的。
南北朝襦裙(袍服)領子有這種寬度,也有剛好露出里面兩襠的,有點類似現在影視劇大領口的效果,但是限于上下分體的襦裙,而非通身袍服。之前鞠婧祎《花間令》參考的背景朝代還算是貼近這種風格,只是版型不太行罷了。
要說影視劇溯源,開領口的穿法早期在影視劇中,也僅在唐風劇中出現,再后來秦漢風格劇里也出現了類似大開領,此后“大開領”就不斷復用、混搭在影視劇話的各個朝代風格里,成為了一種“流行”。
對比早年影視劇里的“秦漢風”,相對來說審美還是在線的,雖然當時的材質和工藝可能沒現在選擇多,但在結構上至少體現了秦漢風格中端莊嚴謹的穿衣原則。
影視劇直接影響了攝影行業和服飾文化認知,現在市面上有些戰國袍和秦漢風影樓拍攝,可以說商家為了效果無所不用其極,將袍服的領口能拉開到幾乎平齊的程度,甚至外露抹胸,這應該也是為了迎合影視劇影響下的大眾口味,最后漢不漢、唐不唐。足以見到影視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了。
現在有些商家甚至還搬出了早年這一套,并在商品名稱上強制冠上所謂“復原/漢服/戰國袍”等字眼,誤導大眾。
除了流行影視影響外,這種拉低領口穿法其實破壞了袍服的結構,雖然因為漢服的放量大,可調整二次成型效果,但在某種程度上,上衣拉扯勢必影響到下擺形狀,更容易造成視覺上寬下窄的感覺;對開穿還容易露出底裙。在一些漢服攝影里,強行將一件可能版型正常的衣服穿成浴衣風,不僅不古典,還有些擦邊。
當然,每個人穿法上是自由的、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只是看了這些,大家不要認為秦漢風就是流行開領口露鎖骨,這篇文章也是為了大家對原本的穿法有些了解,畢竟影視作品是影視作品,如果想從影視劇深入了解服飾文化,被誤導的可能性非常大,需要有基礎甄別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