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排濕氣“黃金期”,建議:吃2菜,喝2湯,做2事,樂過夏
三伏天來到,一年最熱的時節,全年陽氣最盛的時刻。雨水多,天氣悶熱,人一動就會出汗,因此大家要做好身體的養護,健康過三伏。
三伏天也是人體濕氣最多的時候,濕氣的產生主要有夏天氣候潮濕,多雨的環境,也有人體夏天不好的飲食習慣,還有人體夏天不良煩人生活習慣等,這些因素積累,夏天是人體濕氣產生的最多時間。
如果你近段時間四肢沉重、關節酸痛、大便黏膩、舌苔厚膩,肥胖浮腫等情況的出現,你要重點關注一下你身體濕氣的問題了。
人體濕氣的嚴重,影響代謝、降低免疫力、誘發慢性炎癥,可能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因此三伏天給身體去除濕氣,是養生的一個重點。
三伏天是排濕氣“黃金期”,從環境、飲食、體質等多方面綜合來調理,建議:吃2菜,喝2湯,做2事,保持清爽和活力,輕松地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季。
吃第一菜:冬瓜
冬瓜是夏天解暑補水第一瓜,老話說的好,“冬瓜入戶,不進藥鋪。”
三伏天適當吃冬瓜,可以清熱解暑、利尿消腫,幫助身體排出多余濕氣,讓你感到由內而外的輕松,還可以減肥瘦身。
推薦吃法,冬瓜老鴨薏米湯。鴨肉是夏天養生第一肉,搭配冬瓜薏米一起煮湯喝清熱解暑、滋陰健脾,對人體愛護極好。
食材;鴨肉半只,冬瓜1塊,薏米1把,鹽, 胡椒粉,蔥, 姜
做法:1提前用溫水把薏米泡軟,備用
2鴨肉清洗,切塊,放進熱水里焯水,加入料酒去腥,煮沸后,去掉血末,瀝干水分
3冬瓜去皮, 清洗, 切塊
4燉鍋里加入溫水,放進鴨肉塊,加入姜片。大火來煮
5煮沸后,放進薏米,中小火繼續煮
6再放進冬瓜塊,繼續燉煮,讓食材煮爛
7起鍋前,加入鹽, 胡椒粉,蔥花即可。
吃第二菜:茴香菜
茴香菜,也叫“小茴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蔬菜,它綠意盎然,氣味獨特又迷人,堪稱濕氣繞道走的"克星"。
茴香菜獨特的辛香之氣,正是化解濕濁、醒脾開胃的天然法寶。它性溫味辛,具有健胃理氣、消食祛濕,夏季常吃茴香菜,能緩解由于濕氣重導致的脾胃虛寒、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讓你在炎炎夏日里也能保持清爽。
推薦吃法, 茴香雞蛋瘦肉餡餃子。三伏天吃餃子不僅可以補充營養, 還可以補水,茴香做餡包餃子來吃,味道鮮香,好吃美味。
食材;小茴香1把,雞蛋3個,五花肉1小塊,蔥姜,鹽,生抽,蠔油,胡椒粉
做法;1小茴香清洗,瀝干水分, 切碎,備用
2五花肉切碎,成肉末,腌制一下,加入鹽,生抽拌均勻
3雞蛋打好,放進鍋里炒成雞蛋碎,與茴香碎放一起
4加入一點鹽,蠔油,胡椒粉,蔥末, 拌均勻
5再去肉末放一起,拌均勻即可
6準備的餃子皮包餡即可。
喝第一湯:綠豆薏米紅豆湯
綠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是三伏天里不可或缺的解暑佳品。薏米,又稱薏苡仁,是中醫常用的健脾祛濕食材。紅豆是夏季補心養顏的好助手。
三者一起搭配煮湯喝,既能解暑又能健脾祛濕,是夏日餐桌上的常客,清熱解暑的夏日佳品。
食材:綠豆1把,薏米1把,紅豆1把,冰糖,枸杞
做法:1提前用溫水來泡綠豆,紅豆,這樣可以煮爛
2薏米放進鍋里,來炒熟,這樣可以中和薏米的寒性
3燉鍋里加入清水, 放進泡軟的綠豆,紅豆,加入薏米,大火來煮
4煮沸后,轉小火繼續煮,讓食材煮爛即可
5起鍋前,加入冰糖,枸杞,美味提成。
喝第二湯:姜棗湯
生搭配大棗一起煮湯喝,是酷夏一道養人湯。生姜的辛散,能夠有效驅散體內的寒氣,同時扶持陽氣生發。而紅棗則能夠補益脾胃,促進體內濕氣的排出。
適當喝,可以幫助身體排除毒素和濕氣,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當然了,還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補血益氣、提高免疫功能。
食材:生姜1塊,大棗3個,紅糖,枸杞
做法:1大棗沖洗,切片,備用
2生姜清洗, 切絲,枸杞沖洗
3燉鍋里加入清水,放進大棗片, 生姜絲,大火來煮
4煮沸后,轉小火繼續煮食材煮爛
5起鍋前,加入紅糖融化, 加入枸杞即可。
做第一事:曬背泡腳
近幾年,三伏天曬被火起來了,曬背是一個養生方式。。背部為“陽經聚集區”(如督脈、膀胱經),適當曬太陽可借助自然熱量溫通經絡、激發陽氣,促進濕氣隨汗液排出,驅散體內寒濕。
提醒一點,曬背建議在上午9-10點或下午4-5點,避免正午暴曬引發中暑或曬傷。每次15-30分鐘,以體感溫暖、微汗為宜。曬的時候, 做好防曬,用帽子或傘遮擋頭部。曬完以后, 要及時補水。避免直接吹空調、喝冷飲。
夏季用溫水泡腳,也是養生,幫助去濕氣的一個方法。0-42℃溫水泡腳可擴張足部血管,提升局部血液循環速度,促進汗液排出。夏季人體本身出汗較多,配合泡腳可加強濕氣外排
三伏天泡腳,建議水溫在38-42℃,建議睡前1小時進行,每次15-20分鐘至身體微微出汗即可。水里面可以加一些食材,增強祛濕效果,扶正陽氣。例如艾葉、生姜等。
做第二事:適當運動
三伏天適當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有助于新陳代謝,適度出汗,加速濕氣的排出。
提醒一點,夏季運動,不要出太多汗,“汗為心之液”,過量排汗可能耗氣傷陰,反而加重體內津液失衡。
夏季推薦慢跑、快走、游泳或瑜伽等運動,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避開正午高溫時段,選擇清晨或日落前后空氣流通較好的時間,既能避免中暑,也利于濕氣隨汗液排出。運動后及時擦干身體,避免濕衣貼身導致濕氣再度入侵。
避免久坐不動。久坐易導致氣血不暢,加重濕氣,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
運動完后,一定要及時擦干汗液。多喝水,給身體補充水分。
三伏天里,健脾祛濕是養生的關鍵。吃好做好,不僅能夠緩解因濕熱之邪引起的不適癥狀,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讓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注重身體的健康與調理,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每一個充滿活力的夏日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