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們,是不是和我一樣,看到孩子犯錯或不聽話就忍不住大吼?吼完既后悔,孩子要么委屈哭泣,要么故意對著干。其實孩子不聽話,往往不是故意的,而是我們沒找對溝通方法。
分享 5 個超實用技巧:一是蹲下來平視孩子說話,減少壓迫感;二是用具體指令代替指責(zé),不說 “你怎么總搗亂”,改說 “請把玩具放回盒子里”;三是先共情再引導(dǎo),“我知道你不想停游戲,但該吃飯了,我們定個 10 分鐘鬧鐘好嗎”;四是用選擇代替命令,“你想現(xiàn)在洗漱,還是看完這頁繪本再去?”;五是及時肯定配合行為,“你剛才聽勸收拾了積木,特別棒”。
用好這些方法,孩子不僅會乖乖配合,親子關(guān)系也會更親密。
一、蹲下來和孩子平視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們站著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他們會覺得我們在“教訓(xùn)”他們。但是,當(dāng)我們蹲下來,和孩子平視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蹲下來,意味著我們尊重孩子,把他們當(dāng)作一個平等的個體來看待。比如,當(dāng)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你蹲下來,用溫柔的語氣說:“寶貝,我知道你可能現(xiàn)在不想吃,但是吃飯是為了讓我們的身體更有能量哦,就像小汽車需要加油一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而不是覺得你在強(qiáng)迫他。
二、用“我”開頭,表達(dá)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會直接指責(zé):“你怎么又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但是,如果我們用“我”開頭,表達(dá)自己的感受,效果就會好很多。比如:“寶貝,我看到玩具扔得滿地都是,我有點難過,因為這樣會讓我們找不到玩具,而且也不安全。”孩子會明白,你不是在指責(zé)他,而是在表達(dá)自己的感受。這樣,他們也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從而改正自己的行為。
三、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
各位家長朋友們,孩子其實和我們大人一樣,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些決定權(quán)。如果我們總是強(qiáng)迫孩子做這做那,他們就會產(chǎn)生反抗心理。所以,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quán)利吧!比如,你想讓孩子去洗澡,但是孩子不愿意。你可以這樣說:“寶貝,你是想先洗澡,還是先玩一會兒再洗澡呢?”給孩子兩個選擇,讓他們覺得自己有決定權(quán),這樣他們就會更愿意配合你。
四、用故事引導(dǎo)孩子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而且故事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當(dāng)你想讓孩子明白某個道理的時候,不妨用故事來引導(dǎo)。比如,你想讓孩子學(xué)會分享,你可以給他講一個關(guān)于小動物們互相分享食物的故事。通過故事,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個道理,而且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
五、多夸獎孩子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夸獎,夸獎能讓孩子更有自信,也更愿意聽從你的建議。但是,夸獎也是有技巧的哦!不要只是簡單地說“你真棒”,而是要具體地夸獎孩子的行為。比如:“寶貝,你今天自己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媽媽覺得你很棒!”這樣具體的夸獎,孩子會更有成就感,也會更愿意繼續(xù)保持這樣的好習(xí)慣。
各位家長朋友們,孩子是我們的心頭寶,我們當(dāng)然希望他們能乖乖聽話。但是,我們也要學(xué)會用正確的方式和他們溝通。別再吼孩子了,試試這 5 個溝通技巧吧!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僅會乖乖聽話,還會更愛你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