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青海訊 www.cnatv.com.cn/(特約記者 才讓 通訊員 扎西草)鄭曉旻,女,裕固族,中共黨員,1988年5月出生,現任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管辦主任、二級法官。
青藏高原上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海拔3600米的山梁上,寒風卷著碎雪掠過稀疏的小草,將遠處的雪山襯得愈發冷峻。
鄭曉旻法官和書記員、法警一起坐上警車——這不知是她這年冬季第幾次駛向牧區深處,目的地是牧民尕某與索某的帳篷,一場關于牛羊與情感的調解正等著她。
警車碾過的雪路,是司法的溫度刻度
早上七點,警車的大燈切開灰蒙蒙的晨霧。這片以畜牧業為主的草原上,離婚糾紛常伴著牛羊分割的難題,鄭曉旻踩著咯吱作響的雪地迎上去,用熟稔的安多藏語問候:“阿尕、阿姐(哥哥、姐姐),讓你們久等了。”這句帶著牧區口音的開場白,像融化堅冰的第一縷陽光,讓兩人緊繃的肩膀松了松。
火爐旁的“天平”,稱量法律與人情
帳篷內,牛糞在火爐里燒得噼啪作響,銅壺里的磚茶咕嘟冒泡,卻暖不透兩張僵持的臉。鄭曉旻盤腿坐在毛氈上,從帆布包里掏出案卷。“我知道你們走到這一步,心里都不好受。今天咱們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爭取好聚好散。”在鄭曉旻的引導下,尕某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些許無奈:“婚后這些年,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我在操心,放牧、賣牛羊,她很少幫襯,這牛羊我理應多分一些。”
索某一聽,情緒激動起來,眼眶泛紅:“我每天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孩子,難道這些就不算付出?憑什么你多分!”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調解現場氣氛異常緊張。
鄭曉旻深知,離婚糾紛不僅涉及財產分割,更關乎雙方的情感和未來生活。她耐心地傾聽著雙方的訴求,一邊安撫情緒,一邊從法律和人情的角度進行勸解:“在法律面前,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權利,但咱們也要考慮到實際情況,想想這些年彼此的付出,你們還有孩子,即便分開,也得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鄭曉旻也知道,單純依靠法律條文難以真正解決問題,她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給雙方講起草原上那些夫妻攜手共度難關、家庭美滿幸福的故事,引導他們放下成見,理性對待這次分割。
清點牛羊的背影,丈量公正的尺度
寒冷的窗外,鄭曉旻和法警們一頭頭的清點著圈里的牦牛。回到帳篷,她與索某和尕某邊商量邊書寫財產分割方案。索某盯著圖上畫著的小羊羔圖案,尕某望著鄭曉旻制服上落的雪花——這個非藏族的女法官,竟比他們更懂草原上的“公平”:不是冰冷的數字分割,而是讓每頭牛都能在熟悉的草場吃草,讓每個孩子都能始終感受到父母的愛,哪怕分開了,這份愛也不會少。
暮色中的車轍,印刻和解的軌跡
當夕陽給雪山鍍上金邊時,調解書上的紅指印格外鮮艷。鄭曉旻收拾起沾滿草屑的卷宗,索某突然捧來一碗剛煮好的酥油茶:“西毛(姑娘),天氣冷,喝碗奶茶暖暖身。”
返程的車輪碾碎未凍的薄冰,兩道車轍在雪原上延伸向遠方。鄭曉旻搖下車窗,冷冽的空氣灌進來,卻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暖意——那是火爐的余溫,是牧民的信任,更是司法的溫度。
在這片離云端最近的土地上,她用腳步丈量著法律與人心的距離,讓每一起糾紛都化作雪地上的陽光,融化隔閡,照亮前行的路。
值班總編 陌封 責任編輯 嚴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