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關稅戰加時賽,法國外長巴羅17日一句“今天對美國低頭,明天中國就會要價”直接炸場。
這局德法掰手腕,背后全是自家車企的飯碗之爭。
德國人推著歐盟向美國遞條件:只要你們把關稅壓到20%,歐洲直接清零美國車關稅。
明眼人都懂,寶馬奔馳急著保美國市場,畢竟德國車賣美國是命脈。
但法國車企在美國沒廠子啊,歐盟一認慫,便宜美國車沖進歐洲市場,雷諾標致第一個遭殃。
巴羅那句“中國效仿論”,表面拉大旗,實則是給德國上眼藥——你們跪太快,別拉整個歐洲墊背。
特朗普捏準了歐盟的軟肋。
8月1日關稅大刀懸著,德國先慌了陣腳。
從放話硬剛720億反制清單,到主動砍價求饒,前后就隔了48小時。
法國罵“認慫”真沒冤枉人:歐盟自砍10%關稅只換美國降5個點,里外里歐洲虧更多。
更諷刺的是,沃爾沃CEO都承認德瑞兩國在歐盟“孤軍奮戰”,連自己人都嫌德國吃相難看。
巴羅扯中國當擋箭牌,反而暴露歐盟的戰略焦慮。
去年中歐貿易逆差飆到1982億歐元,法國怕今天對美服軟開了口子,明天面對中國更沒底氣。
但硬把中國和美國畫等號純屬偷換概念——中國新能源車是靠產業鏈硬實力打進歐洲,不是靠政府補貼打價格戰。
法國轉移矛盾的算盤打得響,可自家車企競爭力跟不上,罵完美國罵中國,終究治不了本。
這下好玩了。
德國要保出口飯碗,法國要守本土市場,歐盟夾中間兩頭燒。
特朗普坐看歐洲內訌,關稅籌碼越攥越緊。
真要零關稅放行美國皮卡,第一個哭的是法國汽車工人。
巴羅的警告聽著硬氣,可歐盟要是連自己人都擺不平,拿什么跟中美談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