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9號這一天是真熱鬧,同時發生了三件大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突然來了個"可控爆炸",俄羅斯和德國29年的軍事合作也說斷就斷,而印度也在這時候跳出來為俄羅斯撐腰。這三件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竟然發生在同一天,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大使館這個奇怪的爆炸,按照美國的說法是預防性措施,雖然說的沒有違和感,但這個時間也太巧了,伊拉克這地方本來就不太平,自從美軍大規模撤出后,局勢就一直不穩定,這次雖然沒傷到人,但在這個敏感的節骨眼上,任何動靜都不得不讓人多想。
美國在中東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再加上伊拉克政府也不像以前那么聽話了,如果這次爆炸真的是某種暗示,那就說明中東的天,真的要變了。而俄羅斯和德國這邊是真要撕破臉了,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直接簽令,把和德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協議給廢了。這不是今年簽的不穩定協議,在1996年的時候,俄羅斯剛從蘇聯解體的陰霾中緩過神來,急著和西方國家搞好關系,所以簽了這么個協議。
要知道,俄羅斯和德國一直挺不錯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國拿到了便宜的俄羅斯天然氣,而俄羅斯也賺到了穩定的外匯,雙贏的買賣。結果俄烏沖突一爆發,管道被炸了,德國能源危機,俄羅斯也失去了大客戶。再加上現在軍事合作協議也廢了,俄羅斯和德國的關系算是徹底完蛋了。
就在這個時候,印度竟然跳出來替俄羅斯說話了,印度外交部的回應也特別直接:"保障能源需求是頭等大事",還警告北約別在貿易問題上玩雙重標準。印度這表態確實讓人意外,畢竟印度一直走不結盟路線,很少會在國際爭端中明確站隊,為什么這次卻選擇站隊了呢?
因為劃算呀,俄烏沖突后,西方制裁俄羅斯石油,沒辦法,俄羅斯只能打折賣給印度。印度現在可以說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之一,每個月進口量超過200萬桶。這種"抄底"操作讓印度在能源成本上占了大便宜,省下的錢可不是小數目。而印度總理莫迪說得也很實在:"印度買俄羅斯石油是為了印度人民的利益。"沒有那些虛頭巴腦的話,就是這么直接。所以印度這次公開支持俄羅斯,說白了就是在保護自己的錢袋子。
而這三件事放在一起,很明顯就能看出來,現在的國際關系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是我認定你是我兄弟,那就是一輩子的兄弟,而現在是隨時都能拋棄的表面兄弟。
在我看來,如今的社會情況下,誰腦子清楚,誰能給出更實惠的條件,誰就能在新的規則里混得開。所以中國也該看不清各國的真實情況,不能再盲目的信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