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風向變了!賴清德急忙“竄美”求援?關鍵時刻,馬英九站了出來,號召全島2300萬人反抗賴清德
據環球網報道,臺媒披露,民進黨當局已規劃賴清德8月上旬竄訪巴拉圭、伯利茲與危地馬拉,并“過境”美國紐約和達拉斯。此消息一出,島內輿論嘩然,紛紛猜測賴清德此舉背后的意圖及將付出的代價。與此同時,島內“大罷免”投票也進入倒計時,在這敏感時刻,各方勢力的動向備受關注。
據臺媒報道,賴清德此次若“過境”美國,除可能宣布擴大投資美國,還可能以“主權基金”名義購買更多美債。有消息人士稱,賴清德行程中可能宣布向美國大規模采購民航客機,為避免被美國課征過高稅率,賴當局已確立擴大對美投資政策方向,臺積電及多個行業都可能加碼投資美國。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表示,賴清德不應借“過境”美國進行政治操作,也不該將其作為大罷免的籌碼?!傲⑽绷值赂Y|疑,美方重視自身利益,很少無條件示好,尤其在貿易戰敏感時刻,臺方是否以某些代價換取“過境”招待,賴清德辦公室卻避重就輕,引發外界對其中不可公開內情的揣測。此前傳出民進黨當局有意出資百億美元參與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計劃,日本、韓國皆未參與,臺灣此舉的動機令人費解。
白宮(資料圖)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分析稱,美方可能因不愿影響與中國大陸的關系,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缎氯A澳報》也指出,基于種種原因,賴清德或難以如愿,即便能在紐約落地,活動范圍也可能被嚴格限制。
島內“大罷免”投票將于7月26日舉行,此次投票將決定6名國民黨民代的命運。若國民黨失去這6個席位,民進黨將在臺民意機構進一步壯大,賴清德將可能擁有“雙多數”優勢,對在野黨形成更大壓制。
7月19日,馬英九基金會發布新聞稿,批評賴清德上任后“賣臺”引戰、執政無能,并表示要將此次反罷免變成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呼吁民眾在7月26日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同日,馬英九現身新北市板橋區的“國民黨反罷免造勢”活動。他在致辭中指出,臺灣社會“綠色恐怖”氛圍日益濃厚,民眾必須站出來反抗。馬英九強調,在他主政臺當局的八年期間,兩岸關系和平穩定,還簽署了23項涵蓋民眾生活各層面的協議,惠及臺灣民眾。但民進黨執政后,兩岸關系惡化,年輕人被迫延長兵役。他質問,為何同樣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自己能做到兩岸和平穩定,賴清德卻做不到,這顯然是賴清德失職失能的表現。
賴清德(資料圖)
馬英九還痛斥賴清德發動“大罷免”是執政無能下的政治操弄。在賴清德任內,臺積電被搬去美國,面對影響臺灣權益的“關稅戰”,他應對失措。賴清德聲稱搞罷免是要“去除雜質”,馬英九反問,誰是“雜質”?誰該被去除?他呼吁民眾不能讓民進黨得逞,要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力挺認真為民服務的國民黨民代,制衡賴清德與民進黨。
隨著賴清德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以及其“臺獨”行徑的加劇,島內民眾對其不滿情緒逐漸高漲。在經濟上,賴清德當局一系列對美討好的經濟舉措,如推動企業赴美投資等,被認為是犧牲臺灣經濟利益,島內產業發展受到沖擊,民眾擔憂自身經濟狀況受到影響。在兩岸關系方面,賴清德的“臺獨”言行導致兩岸關系緊張,臺海局勢不穩定,民眾對戰爭風險的擔憂與日俱增。而此次“大罷免”事件,更讓民眾看到民進黨為了鞏固權力不擇手段,引發民眾對民主制度被濫用的憤怒。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馬英九此次站出來反對賴清德,呼吁民眾制衡民進黨,得到了不少民眾的響應。在新北市的造勢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民眾高呼口號表達對賴清德當局的不滿和對國民黨民代的支持。這一系列現象表明,島內風向正在發生轉變,賴清德當局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民意壓力。
馬英九(資料圖)
賴清德企圖通過“竄美”來提升自身政治地位、尋求外部支持,但其行為不僅可能讓臺灣付出沉重經濟代價,還將進一步加劇臺海緊張局勢。而在島內,馬英九號召民眾反抗賴清德,反映出島內民眾對當前局勢的不滿和對改變的渴望。未來,島內局勢將如何發展,賴清德的“竄美”計劃能否成行,7月26日的“大罷免”投票結果又將怎樣影響島內政治格局,都值得持續關注。但無論如何,“臺獨”行徑不得人心,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推動兩岸和平統一,才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和歷史大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