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球能源市場風聲鶴唳。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亞洲海上石油運輸量達到年內峰值,馬六甲海峽每天通過原油超1500萬桶。路透社獨家披露,美方密謀聯合盟友出兵馬六甲,攔截伊朗油輪。市場一夜之間波動超10%,中國能源安全壓力陡增。
美軍“合法打劫”計劃浮出水面
2025年伊始,特朗普重返白宮,全球油氣市場即刻進入“高壓”模式。3月,六名權威消息人士向路透社爆料,美國正借“防擴散安全倡議”(PSI)進行新一輪全球海上攔截伊朗油輪的籌備。PSI由小布什政府于2003年發起,目的在于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如今卻被特朗普團隊用作能源武器。
方案核心環節:美軍將在馬六甲海峽等世界級航道設下“關卡”,聯合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實施停檢。馬六甲海峽作為亞洲能源動脈,每天承擔著數以千萬桶原油的流通。只需對伊朗油輪反復停檢,便可極大延誤交付、制造違約風險,讓全球買家面臨制裁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并不打算真正動武,而是用“軟執法”制造“寒蟬效應”。只要伊朗油輪一旦被攔截,保險公司、銀行、終端買家都會權衡風險,主動遠離伊朗能源。美國的目標很明確:讓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拖垮伊朗經濟,順帶讓中國等亞洲買家無所適從。
讓中國“左右為難”
2024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高達5.5億噸,總價值3247億美元。伊朗原油因低價高品質成為中國能源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美國計劃曝光之際,正值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關稅、南海頻繁軍演,意圖明顯:遏制中國能源安全,撬動亞洲能源格局。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7月21日公開威脅,稱特朗普政府已將中國購買伊朗、俄羅斯石油問題納入貿易談判核心,警告中國是受制裁石油的“大買家”。他反復表態:任何采購受制裁石油的國家都將面臨高達100%的“二級關稅”,并敦促歐洲聯動施壓。
特朗普本人則不斷釋放“雙重信號”。6月24日,他在社交媒體上罕見公開表示,“中國可以繼續買伊朗石油”,還“歡迎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石油”。
僅隔一天,白宮官員緊急“找補”,稱特朗普真正意思是:伊朗沒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是因為中國利益在其中。北約峰會期間,特朗普再次強調,不會阻止中國買伊朗油,彭博社解讀其為對華“拋誘餌”——試圖以能源議題撬動新的中美交易。
海上攔截、制裁“組合拳”
美國的“防擴散安全倡議”原本聚焦核擴散,如今卻被特朗普政府改造成能源戰平臺。以馬六甲海峽為例,每天途經石油量超過全球1/5。美國若實施停檢,整個亞洲供應鏈都將受到沖擊。澳大利亞、日本等盟友有望參與,聯合巡邏架勢擺開,勢必加大攔截威懾。
伊朗方面,2024年石油日產量約150萬桶,年出口收入超540億美元。即使長期制裁下,依靠“影子船隊”、降價和繞道,伊朗仍能向中國等亞洲大國供油。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是讓“寒蟬效應”持續放大,讓買家自我規避風險。
美國并不滿足于對伊朗的能源圍堵。7月14日,特朗普公開威脅,50天內若俄烏不能達成和平,將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實施100%的“二級制裁”,矛頭直指中國、印度等亞洲大買家。多名美官員后續澄清,美國更傾向于用關稅和檢查雙重利器,打造全球能源新秩序。
面對美方施壓,中國官方反應堅決。外交部多次重申,堅決反對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不會允許美國將關稅以外議題裹挾進正常貿易談判。復旦大學專家辛強點評,北京堅持貿易歸貿易,拒絕能源、地緣安全等“雜音”綁架談判進程。
中國在能源安全布局上動作頻頻。通過“一帶一路”,中國加快與伊朗、俄羅斯的陸路能源合作,中伊鐵路投入運營,減少對海運通道的單一依賴。中國海軍遠洋部署能力持續提升,055型驅逐艦常態化巡航,3月中伊俄聯合軍演實戰強化護航能力。
馬六甲、南海等“咽喉”水域成為防控重點。中國與東盟國家強化溝通,外交上反對外部勢力干預。能源端,中國擴大與俄羅斯、伊朗直供合作,降低美國制裁風險。多家中國企業開發“影子船隊”運輸,靈活繞開制裁追蹤。
能源冷戰正在加劇?
美方計劃一旦實施,全球油價波動將成常態,亞洲供應鏈風險空前。伊朗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美國希望用“合法打劫”一招擊潰伊朗財政,順帶束縛中國能源采購。中國則以多元化戰略、強硬外交和軍事護航為盾,力保能源安全底線。
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也因能源議題變得更為復雜。7月上旬,雙方雖互降關稅、達成三個月“休戰期”,但能源已成為新一輪博弈焦點。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中美能源對抗還將長期持續,全球供應鏈緊張局勢難以緩解。
專家指出,美國的“PSI+制裁”模式,雖不易直接動武,但足以通過停檢、延誤等方式制造合同違約和信用風險,迫使中國企業在采購伊朗原油時三思而后行。中國則有望繼續發揮多邊平臺、一帶一路和海上力量的協同效應,為關鍵能源運輸保駕護航。
馬六甲海峽風云再起,特朗普團隊的出兵計劃已讓全球能源市場神經緊繃。美方“合法打劫”組合拳,既是對伊朗的經濟絞殺,也是對中國能源安全的精準狙擊。面對外部圍堵,中國展現出多層次反制能力,外交、軍事、經濟手段齊上陣。
未來,全球能源博弈只會更加復雜,馬六甲棋局仍在繼續。誰能主導下一個回合,取決于各方的戰略定力、創新能力與區域合作水平。全球貿易、能源、地緣政治,都將因這場“海上打劫”計劃而持續重塑。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報:2025-07-22 18:45:中美下一輪關稅談判或討論中國購買俄伊石油問題?中方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