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我在繁華都市經營著一家頗具規模的商貿公司,忙碌于高樓大廈間,事業看似順風順水,可內心深處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空洞。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回到家鄉武勝,看到漫山遍野的桑園,那是兒時熟悉的風景,卻也藏著新的困惑 —— 每年修剪下來的大量桑枝,不是被焚燒就是任其腐爛,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環境。這個場景深深刺痛了我,也點燃了我心中那團創業的火焰,我決心為家鄉做點什么,讓這些桑枝 “變廢為寶”。
2021 年 9 月,我毅然放棄了在城市打拼多年的成果,帶著全部積蓄和滿腔熱情,成立了四川芝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業初期,困難如潮水般涌來。資金緊張,每一筆支出都要精打細算;技術難題更是像攔路虎,橫亙在前行的道路上。為了攻克全桑枝培育食用菌的技術難關,我四處奔走,拜訪專家,終于與西南大學成功對接,組建了技術攻關小組。無數個日夜,我們守在實驗室和車間,觀察桑枝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記錄數據,反復試驗。那些日子,我幾乎忘記了時間,餓了就吃幾口泡面,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瞇一會兒,滿心想著如何讓桑枝在菌菇培育中發揮最大價值。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嘗試,我們終于成功掌握了 “全桑枝食用菌生產技術”,這是全國獨家的技術突破,那一刻,所有的艱辛都化作了喜悅的淚水。有了技術,還要解決銷路問題。我親自跑市場,一家家拜訪經銷商、超市,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桑枝菌菇。很多人一開始并不相信,認為這只是個噱頭,但我沒有放棄,帶著產品免費讓他們試用,用品質說話。慢慢地,市場開始認可我們的菌菇,訂單也逐漸多了起來。
但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帶動家鄉發展,必須讓鄉親們參與進來。于是,我們推行 “企業+企業”“企業+業主”“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 的聯帶模式,為農戶提供統一的桑枝回收、菌包制作、菌種繁育、技術指導和加工銷售服務。一開始,村民們心存疑慮,畢竟這是個新鮮事物。我就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給他們算經濟賬,承諾保底回收,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為了讓農戶更好地掌握種植技術,我們組織了多次免費培訓,還安排技術員一對一指導。從菌棒的擺放間距到溫濕度的控制,從病蟲害的防治到出菇期的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耐心講解、示范。
看到鄉親們從最初的懷疑到逐漸上手,再到如今依靠種植桑枝菌菇增加收入,日子越過越好,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在我們的帶動下,周邊 5 個村的集體經濟合作社都辦起了食用菌種植點,村集體年收入平均增加 12 萬元,80 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月收入超 3000 元。曾經被當作累贅的桑枝,如今成了村民們的 “致富金枝”。
為了讓產業更具競爭力,我們不斷探索創新,延伸產業鏈。將香菇腿深加工成香菇醬,開發出一系列菌菇休閑食品;把菌糠制作成生物有機肥料,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還改善了土壤質量。同時,我們打造了集研發、生產、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體驗,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回首這幾年的創業歷程,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我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能夠回到家鄉,用自己的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未來,我希望四川芝皇農業能夠繼續發展壯大,帶動更多的鄉親增收致富,讓家鄉的土地煥發出更加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讓 “桑枝變金枝” 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持續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