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美國總統府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布,將對150個國家征收10%—15%的關稅,不確定是10%或者15%。自特朗普再次上臺之后一直在關稅上重拳出擊。
這次對加稅政策無疑是對各國對美國出口的小型出口公司的一個沉重打擊,這不但會使本國商品價格上漲,還會使一些依賴進口原料的公司面對更大的成本投入。
于是美國的港口在關稅政策實施之前出現恐慌性囤貨潮,美國對此也回應到,本次關稅名單上征收關稅的150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貿易量并不大,顯然美方試圖用批量的方法使別的國家接受自己的條件。然而對于貿易量超過25%的幾個主要經濟體,如歐盟和日本,美國則繼續維持25%的高關稅,并爭取在談判中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條件,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這份名單上沒有出現中國的身影,一向對中國虎視眈眈的特朗普這次卻沒有把中國列入關稅名單。這一不正常的舉措讓人們摸不到頭腦。
特朗普(資料圖)
有人猜測是中國之前提出的稀土反制措施起到了作用,讓美國忌憚了,不敢再把關稅加到中國頭上,也有人認為特朗普想和中國和談,所以這一次沒有向中國發難。不然怎么解釋特朗普這次加關稅中給中國的特殊待遇,在大多數國家里獲得了寬免。
但是不久之后人們就發現,特朗普本次其實給了中國特殊待遇,但是不是不強加加關稅,而是中國的關稅加的比別的國家更多,隔幾天美國的總統特朗普就再次宣布針對中國陽極級石墨產品要征收一項“反傾銷初裁稅率”,直接將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陽極石墨產品關稅增加到93.5%,有人估算之后的石墨產品到達美國的成本可能達到160%。
此舉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的一些大企業首先坐不住了,石墨是電池的原材料,本土的產量尚且無法代替中國,此關稅一出,用到電池的產業必然會遭到重創,如美國的特斯拉新能源電車,這一舉動無疑會拉低美國本土電車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石墨材料(資料圖)
對于中國來說,這其實不過是前幾年芯片戰的翻版,針對我們大份額出口的電池行業進行了精準的打擊,新能源行業相關產業的核心,不僅僅可以在某些關鍵技術上對中國卡脖子,還能逼美企將供應鏈遷至美國已投資$2億扶持的澳洲、加拿大石墨礦,在新能源賽道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
面對美國在關稅上的死纏爛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在次日的記者會上迅速做出了回應。
“你提到的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主管部門詢問。”林劍說,同時他也表達了中美貿易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希望美方能夠切實遵守市場經濟的規則,積極維護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中國并沒有提出具體反制措施,這一留白顯然讓人好奇。
稀土開采(資料圖)
針對的是中國的石墨礦產是對中國戰略礦產的精準打擊,美國正在用關稅作為武器,強行重構全球供應鏈的格局,這次是石墨,下次就有可能是鋰和稀土。
特朗普正用關稅武器對全世界勒求利益,然而這一次,多個國家對此并不買賬,歐盟積極開展‘反脅迫’,印度追求低稅率,東南亞各國積極尋求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美國單邊主義的關稅制裁不符合全球貿易的基本規則,天下人苦之久矣。
全球貿易的局勢愈發緊張,任何拿著關稅武器耍大棒的國家都應該意識到,關稅制裁對自身產業和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有何影響,更應該意識到貿易的全球化發展,任何行動都是牽一發而能動全身的,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的盲目的的單邊主義保護行為,都有可能反噬到自己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