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期未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的全球知名創新企業家、慈善家,盛大集團和天橋腦科學研究院創始人陳天橋,罕見地公開發聲表示,就目前腦機接口等硬核科創領域發展發表見解,呼吁科創投資要做耐心資本,不要沿用過去互聯網投資的套路。
很高興看到中國、上海腦機產業高速發展
陳天橋說:“2021 年,當我投資陶虎時,他創立的腦虎科技幾乎是中國當時唯一的侵入式腦機接口企業,這個領域也是當時國際公認孤獨、小眾的險途。4 年過去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腦機接口備受全球關注,中國這個領域的初創公司越來越多,也吸引了一批國資、社會資本頭部投資人出手,融資金額越來越大,接連產生高影響力的成果,令人欣喜。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上海,更是接連推出腦機接口行動計劃,未來產業聚集區等重大舉措,腦虎所在的賽道成為了重點發展方向,腦虎所在的城市成了腦機接口的科技中心!”
公開報道顯示,陳天橋在中國重倉投入的腦虎科技誕生、發展于上海,其原創核心自主技術成果、創始人和主要技術團隊均出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創業過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科委、經信委、黃浦區政府等的積極扶持。腦虎科技相繼獲得上海主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高獎、上海科創企業八大賦能者稱號,已經成為中國侵入式腦機接口產業的領軍企業。盛大集團是腦虎科技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機構投資人,腦虎科技創始人陶虎教授也是天橋腦科學研究院目前在中國的唯一一位非腦科學專業背景的研究員。
科創投資要有耐心,勿沿用互聯網套路
陳天橋直言不諱地呼吁中國科創投資人,“不要把腦機接口只當作賺錢的風口。”他以 Neuralink 為例:“這家公司成立 8 年直到最近才有收入,但這絲毫不妨礙它成為全球知名的超級獨角獸。”
同時,陳天橋指出,發展腦機接口這一前沿產業,就是要像馬斯克那樣,既腳踏實地,又胸懷星辰大海。
陳天橋強調,硬科技創新無法用互聯網行業的短周期、快回報模式來衡量。“如果仍然用互聯網投資那套做法,需要對賭,需要馬上拿證,需要立刻產生收入,需要馬上上市,這種投資對于真正的科創企業會是一個雙輸的結果。”他認為,科創領域亟需“有長遠眼光的耐心資本”,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幫助其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落地,穿越技術驗證和市場培育的漫長周期。
“我們愿意做有耐心的資本,陪伴腦虎科技這樣優秀的企業走過最艱難的階段。”陳天橋表示,耐心資本不僅意味著資金的持續投入,更要求投資人具備對行業本質的深入理解和對技術路徑的理性判斷。資本應成為創新的賦能者,而非短期回報的索取者。他呼吁投資界:“讓我們一起拿出更多的耐心和誠意,幫助更多的腦虎成長為世界領先的高科技企業。”
據了解,4 年前,陳天橋與陶虎的第一次對話,已經在行業中成為佳話。當時陶虎正在籌建腦虎科技,目標是做中國的 Neuralink,進而趕超 Neuralink,引起諸多投資人的興趣,但一聽到產出期要 10 年以上,都打了退堂鼓。唯獨陳天橋告訴陶虎,10 年也來不及做出來,可能需要 20 年甚至 30 年,但他有這個耐心,愿意投資。
支持科學家創業,完善創新生態
隨著硬科技熱潮的興起,科學家創業走到聚光燈下。有報道顯示,近年來,硬科技投資經歷了從高峰到理性回歸的過程,部分科學家創業項目因商業化進展緩慢、管理經驗不足等問題而受到質疑。典型的爭議包括:科學家重研發、輕商業;重論文、輕產品;重面子、輕規律;重嫡系、輕管理;重后路、輕 all in。
就在不久前,陶虎辭去了中科院的職務,全身心投入腦虎科技的創業當中。陳天橋高度評價陶虎的選擇。“他幾乎是創業公司中極少數下定決心辭去奮斗了半輩子、且位于象牙塔尖的科研職位,自斷后路,全職投身腦機接口創業的科學家。”
近期,腦虎科技在實時漢語言解碼和運動解碼上雙雙取得國際領先的技術突破,獲得學術頂刊 Nature 的特別報道。對此,陳天橋表示:“這項突破的難度不亞于任何一次 Neuralink 的技術突破,其價值更是遠大于獲得某個設備的批文。”
陳天橋指出,科學家創業,需要的不僅是資金支持,更需要系統的創新生態和技術平臺。“我們會組建世界一流的腦電大模型、腦電解碼算法和數據團隊,用人工智能最新技術讓腦虎如虎添翼,鼓勵腦虎和 Neuralink 直接競爭,大膽探索視覺重建、記憶下載等終極任務。”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