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說要擁抱股市,遠離樓市。
方向上大差不差,但是,對散戶來說即便是上升趨勢,也不必然有賺錢效應。我們無法想象,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有太多的專家談到中國股市的種種弊端,不乏尖銳,劉紀鵬還因此被禁言。
但是,大眾還是云里霧里,說不出個所以然。比如 T+1 交易規則中,主力與散戶存在不平等。主力本質上可以通過倉位與技術控制,做到準 T+0,其實散戶理論上也可以,但量級決定了同一規則下的差異性。不管什么規則,沒有人能保證實行 T+0 中國的股市就會停止割韭菜。例如,2024 年某月 22 號又遭遇到一個恐慌的黑色星期五,劉紀鵬發聲說:我們股市的這次拉動,只能成功,不許失敗。這好像是《南征北戰》中一個十分搞笑的臺詞。
劉先生在尋找利空信息,沒找到,因為特朗普加征關稅,取消最惠國待遇已經不是新聞。他最后的結論是機構在通過股指期貨和量化中性策略降低成本。然而,這種技術性的追究只能說明短期的波動,不足以說明近十年的鈍化。
有人說,中國股市不是中國經濟晴雨表,錯了,它就是。
這個觀點一定會遭遇到很多人的反對,說你沒長眼呀,這十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漲了多少,股市做出反應了嗎?其實,中國經濟與股市是半斤八兩,還真就是虛與實的互為鏡像。相信很多人都會感覺到近十年 GDP 不停地唱響中國經濟的光明論,而個人生活的小確幸并不同步。也就是說,宏觀經濟的龐大與微觀經濟的收縮并存,這在宏觀經濟中與股市的抽象模型中是一致的,大而不強;越大賺錢效應越差,這是股市的問題,也是整體經濟的怪現象。從數據上看,近十年中國 GDP 保持了較高增速,年均增速在 6% 左右,但同期 A 股市場主要指數如上證指數卻長期在 3000 點左右徘徊,并未與 GDP 增長形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股市擴容速度也是天下無雙。
中國股市妥妥的就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它就是經濟的抽象化的模型,情緒波動也許會拉長縮短斜率,最終還是會淹沒在擴容的汪洋大海之中,我們每天看到趨勢線是不真實的。現實經濟中有什么弊端,股市也一樣有。
企業的核心價值取向是卷,是潤,套利就走,政策也有類似的問題,你來了,它就走,這樣市場怎么賺錢?一個沒長期性的市場又談什么投資價值,大多數產權所有者都是在尋找全身而退的機會,每一輪大漲都意味資本的大逃亡。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后不久,便通過各種方式減持套現,據不完全統計,2024 年上半年,A 股市場重要股東減持金額就超過數千億元,大量資金流出市場,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穩定性和投資者信心。
資本失去了對市場的信心與信任,股市不過是市場心理的反應,沒有恒心。
劉紀鵬說這一輪拉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無非是國家隊砸錢,無限彈藥,能做到嗎?其實也就是說給社會聽聽,因為社會資本不進入,中國股市牛不起來。而經濟的底板好不起來,股市還是會呈現出一個又一個的投機性的波動,高手可以踏浪前行,玩個心跳,要讓二八規則下的廣大的散戶能在股市上分享 “改革開放的成果”,怎一個難字了得。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先生說的對,如果這一輪拉升就失敗了,這個影響將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