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此次的應對,著實令人拍手稱快!誰能想到,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竟遭遇了被圍堵打砸的惡劣行徑。現場,有人公然當街咆哮,叫囂著“讓中國人滾出韓國”,那囂張的氣焰,簡直令人發指。這一次,中方再也無法隱忍,一紙措辭強硬、態度鮮明的嚴正函件,徑直送到了李在明的辦公桌上!
此事鬧得滿城風雨,韓國街頭那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至今仍讓人心有余悸。圍堵使館的,絕非三兩個零散的鬧事者。從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幾十號人齊聚于此,他們高舉著牌子,聲嘶力竭地喊著口號,還肆意地扔水瓶、砸東西,動作整齊劃一,仿佛這一切都是早有預謀、精心策劃的。而韓國警察呢,就站在一旁冷眼旁觀,幾乎沒怎么出手干預,現場亂得就像一鍋煮沸的粥,毫無秩序可言。
這令人憤慨的一幕,發生在上周五的首爾中國大使館門口。激進分子們將使館團團圍住,一圍就是好幾個小時。他們喊出的口號越來越難聽,甚至有人拿著擴音器,對著使館大門瘋狂叫罵。路過的中國游客目睹此景,氣得渾身發抖,他們憤怒地表示,這些人不僅惡語相向攻擊中國,還對路過的中國人指指點點,充滿了挑釁和敵意。使館的外墻被潑上了刺眼的紅油漆,門前的玻璃也被砸出了道道裂紋,一片狼藉。
韓國媒體雖然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但語氣卻輕描淡寫,僅僅用“民眾抗議”四個字一帶而過,對砸東西等暴力行為只字未提。然而,網上的視頻卻如同一面照妖鏡,將真相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世人面前。視頻傳到國內后,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紛紛義憤填膺地表示,這哪里是什么抗議,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中方的反應可謂迅速而果斷。第二天,一封措辭強硬、毫不留情的嚴正函件便發了出去,直指韓國政府,要求其立刻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力保護使館和在韓中國人的安全。這封函件用詞犀利,直截了當地指出韓國在此事上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在外交部網站上,我們可以查到這封函件的概要,其核心內容簡潔明了:使館安全是不可觸碰的底線,韓國必須就此事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有人評價說,這封函件的分量,絲毫不亞于十年前中方對類似事件的強硬回應,其態度之強硬,讓韓國政壇都為之震動。
截至目前,韓國政府尚未公開作出回應,但有消息透露,李在明的辦公室已經收到了這封函件,韓國外交部也緊急召開了會議。韓國《中央日報》提到,政府內部對于此事的態度十分微妙。一部分人試圖大事化小,將此事定性為“民間行為”,企圖淡化其嚴重性;但也有另一部分人憂心忡忡,擔心這件事會讓原本就不太穩定的中韓關系雪上加霜。畢竟,韓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去年兩國貿易額占韓國對外貿易的近兩成。一旦惹惱了中國,韓國經濟恐怕將遭受重創,這對誰都沒有好處。
那么,這件事為何會鬧得如此之大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韓關系近年來一直不太順暢。韓國有些人總是覺得中國在經濟上占據了優勢,讓他們心里很不是滋味,充滿了不平衡感。在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抹黑中國的帖子,內容無非是說中國游客不文明、中國企業搶生意之類的無端指責。韓國的一些媒體也喜歡煽風點火,將國內出現的各種問題都往中國身上推。比如前陣子韓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某些政客就迫不及待地拿中國說事,試圖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這次使館被圍事件,估計背后也有一些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使館被圍可不是一件小事,在國際上,早有明確的規矩來約束此類行為。1961年簽署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中明確規定,使館是受到國際法保護的,任何國家都有義務保證外交機構的安全。韓國此次沒有盡到保護責任,無疑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查閱BBC的報道我們發現,類似的事件在其他國家也曾發生過。比如2019年,伊朗的英國使館遭遇圍堵,英國政府直接召見了伊朗大使,伊朗政府最終不得不公開道歉,并加強了對使館的安保措施。韓國這次如果繼續拖延不處理,恐怕在國際上也將顏面盡失。
對于這件事,普通中國人的反應十分直接而強烈。網上有人說,看到視頻里那些人肆意砸使館的場景,氣得恨不得立刻沖過去與他們理論一番。也有在韓國的留學生留言說,最近在首爾街頭都不敢大聲說中文,生怕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盯上。還有人回憶起幾年前在韓國旅游時的遭遇,當時店員一看是中國人,服務態度就明顯變得冷淡起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積少成多,就難免會讓人覺得韓國社會對中國的敵意正在不斷上升。
中方此次展現出的強硬態度,讓不少人感到十分解氣。有人在網上留言說,中國現在已經有足夠的底氣了,不再像以前那樣,遇到事情只能發表幾句抗議了事。確實,近年來中國發展迅速,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維護本國人民的安全和尊嚴方面,越來越堅決果斷,毫不含糊。這次發出的函件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它告訴韓國,底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一旦踩了底線,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那么,韓國政府接下來究竟會如何應對呢?目前還很難說。有消息稱,韓國外交部已經開始調查當天發生的事情,可能會抓幾個帶頭鬧事的人,給中方一個交代。但也有可能大事化小,僅僅罰點款了事。畢竟,韓國現在內政不穩,經濟又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政府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以免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網上有人猜測,韓國可能會選擇低調道歉,并加強使館的安保措施,但要想讓他們徹底管住那些激進分子,恐怕并非易事。
這件事背后,還隱藏著一個尚未解決的大問題,那就是中韓關系近年來如同坐過山車一般,忽好忽壞。韓國一方面想依靠中國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卻又想在某些問題上與中國對著干。比如,韓國加入了不少美國牽頭的經濟圈子,表面上聲稱不針對中國,但實際上誰都能看得出來其真實意圖。在普通人看來,韓國這種做法頗有點“兩面派”的嫌疑,既想占盡好處,又不想承擔責任。
在韓國的中國人,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有人在網上訴苦說,自己在首爾開了一家餐館,最近生意一落千丈,客人明顯減少,偶爾還會有人來店里故意找茬。留學生也表示,在學校里,有些韓國同學看他們的眼神都變得不太友好。這種緊張的氛圍,在短期內恐怕很難得到改善。
這件事發展到現在,很多人都在密切關注韓國政府的下一步行動。如果韓國政府能夠妥善處理此事,中韓關系或許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但如果處理不當,雙方的矛盾恐怕還會進一步加深。網友們也在熱烈討論,有人說中國應該表現得更加硬氣,必要時可以考慮召回大使;也有人覺得,可以從經濟方面入手,比如限制一些韓國商品的進口,讓他們嘗嘗苦頭,長長記性。
總的來說,這件事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一點:中國如今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任人欺凌的國家了。使館被圍這種性質惡劣的事件,無論發生在哪個國家,都是一件大事,韓國必須就此事給出一個合理、令人滿意的交代。無論接下來事態如何發展,保護本國人民的安全和尊嚴,永遠都是第一位的,這是不容置疑的原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