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保障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今年,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在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執法行動中,創新引入無人船巡查技術,結合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構建“天—空—水—地”立體化監管體系,對全市14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實施全方位、無死角巡查,同時,通過實施流域聯動共治,強化輿論宣傳引導等,為水源地筑牢安全防線。
首次應用無人船水面監管再添利器
我市首次將無人船技術應用于水庫巡航檢查,無人船搭載高清攝像頭和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可自主巡航水庫水域,實時監測水面漂浮物、垃圾堆積及可疑排污情況,自動采集分析水質數據,并精準定位問題點位,特別是在查看水庫垃圾方面成效顯著,累計發現并清理水面漂浮垃圾23處。
“傳統人工巡查受限于水域面積大、地形復雜等因素,存在巡查盲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人員介紹,無人船的應用實現了對水庫水面的全天候、高效率巡查,大幅提升了水面環境問題的處置效率。
“四位一體”協同監管科技賦能執法升級
今年專項行動創新構建了“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航拍+無人船巡航+人工核查”的立體監管模式,即通過衛星遙感大范圍監測保護區內環境問題,使用無人機高空巡查隱蔽區域違規行為,使用無人船精準巡查水面環境問題,并最終通過人工核查方式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現場處置。這種創新監管模式使水源地精準執法效率全面提升,其中環境問題的發現率提升40%,處置效率提高60%。 流域聯動共治環境監管成效顯著
我市與營口、鞍山兩地建立了流域環境安全聯動合作協議,通過聯合巡查、信息共享和協同執法,進一步強化了流域綜合治理。同時,市生態環境局、公安局、水務局、水務集團、屬地街道等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運用科技手段,創新工作方法,行動期間,全市累計檢查水源地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108個,整改環境問題16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8起,清理水面垃圾23處,勸離垂釣人員15人次。
強化輿論宣傳凝聚水源地保護合力
市生態環境局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水源保護工作,鼓勵市民通過“12345”市民熱線舉報違法行為。同時,在重點水庫周邊設置智能監控和警示標識,提升公眾保護意識,形成全民守護水源地的良好氛圍,逐步構建起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水源地保護格局。
“飲用水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我們將持續創新監管手段,用好科技利器,筑牢水源安全防線。”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擴大無人船等智能設備應用范圍,完善水源地長效保護機制,確保市民喝上放心水、優質水。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蘇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