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有些人的言行就像天氣一樣難以預測,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疑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最近,特朗普又一次把各國商品推到了加稅的懸崖邊緣,聲稱要對150個經濟體的商品征收10%至15%的關稅。然而,這些言辭在全球范圍內已然激不起多大的波瀾——因為大家都知道,特朗普說歸說,做不做還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打算對150國“下手”)
還記得4月初,他簽署行政令,要求對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按照美方的說法,這是基于美國與某些國家的貿易逆差來計算的,希望借此扭轉逆差。
然而,當4月9日來臨,特朗普抱怨有75多個國家沒提出回應,于是威脅在90天內,除中國外,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都將被征收10%的基準關稅。
但這也僅僅是威脅而已。隨著7月9日的臨近,特朗普又游戲地將這些措施延續到8月1日,并試圖用加征關稅的信件來恐嚇世界各國。對于這一切,我們看到的是他令人捉摸不透的風格:嘴上喊著打雷,但雷聲大雨點小。
(特朗普發函通知各國加稅)
能明顯看出的是,特朗普的做事風格總是飄忽不定,所以,只要美方的具體政策還沒有徹底落地,就不能對特朗普的表態妄下定論。
只不過特朗普的態度是一方面,目前能明顯看到的一個特點是,特朗普現在連對中方加稅提都不提了,這除了有中美兩次會談起的關鍵作用以外,特朗普對中方的態度改變,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并且就在現在,特朗普居然在提起芬太尼的時候,對中方發出了感謝的聲音。
日前,在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之前,特朗普不知道是為了找臺階下,還是另有打算,他在談及芬太尼問題時,居然對中方表示了感謝,說“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
這番表態無疑令人訝異,畢竟不久前他還拿芬太尼問題當作提高對華關稅的理由。然而,盡管不斷翻臉,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緩和,這或許是雙方消除分歧、尋求合作的一個明確信號。
為什么芬太尼成為了一個關鍵話題?眾所周知,芬太尼泛濫成為美國的一大公共健康危機,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一直獲得國際認可。中國相關部門也曾多次強調,中國并不是芬太尼的主要來源地,反而積極參與到打擊芬太尼貿易的國際合作中。然而,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卻將此作為攻擊中國的借口,將它捏造成一張討好選民的“王牌”。
不止芬太尼,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同樣缺乏連貫性。去年,他在一場電視講話中聲稱,要在上任第一天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額外關稅。這個威脅看似石破天驚,實際上并沒有實際落實。取而代之的是,中美貿易談判繼續進行,期間雖然爆發過激烈的關稅爭端,但最終雙方在兩次談判后,達成了一定的和解,將關稅在90天內下調。
(中方多次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
中美兩國歷經數月的談判拉鋸戰,從劍拔弩張到達成協議,都是為了避免對各自經濟帶來更大的沖擊。中方曾多次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這一觀點不僅揭示了貿易戰的現實,也為全球經濟合作指明了方向。
特朗普應該明白,國際合作,才是解決芬太尼問題的出路,盡管特朗普的立場反復無常,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芬太尼問題上,中美確實有必要加強合作。中方對此類物質的嚴格管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同時也展現了對全球相關問題采取共治理念的重大責任感。面對這樣的復雜局面,美方應該與中方攜手,以共同目標為基礎,推動建設性的對話與合作。
特朗普挑起的關稅風波與芬太尼問題告訴我們,貿易戰注定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游戲。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息息相關,任何過激的單邊行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造成雙方甚至多方的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