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謝絕轉載
“荒謬可笑,是轉移注意力的拙劣嘗試。”
前總統奧巴馬罕見的公開回擊,矛頭直指特朗普。奧巴馬通過發言人明確回應了特朗普對他的“叛國”指控,讓兩位前后任總統之間多年潛藏的沖突,終于爆發到臺前。
特朗普此番指控,稱奧巴馬在“通俄門”調查中“策劃政變”,并呼吁司法部對其展開刑事調查——奧巴馬團隊選擇了不再沉默。
“令人發指”:奧巴馬罕見發聲
奧巴馬辦公室發言人帕特里克·羅登布什(Patrick Rodenbush)在聲明中說:“出于對總統辦公室的尊重,我們通常不會對白宮不斷流出的胡言亂語和錯誤信息作出回應。但這些指控實在令人發指,理應作出回應。”
羅登布什補充說:“這些荒謬的指控荒謬可笑,是轉移注意力的拙劣嘗試。”
奧巴馬方面還援引了2020年兩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的報告:報告確認俄羅斯試圖干預2016年大選,但沒有成功操縱選票,這直接駁斥了特朗普聲稱奧巴馬“主導通俄陰謀”的說法。
奧巴馬的這次公開回應,讓沉寂多年的“前任對決”重新走向公開化,也讓美國政壇再度回憶起兩人之間的深仇舊怨。
特朗普加碼攻擊:AI視頻與“叛國”指控
這場沖突的起因,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他發布了一段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奧巴馬身穿橙色囚服被捕入獄,并在視頻中高呼要對“叛國罪”追責。
奧巴馬橙色囚服視頻
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采訪時,點名奧巴馬及拜登、前FBI局長詹姆斯·科米、前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等高官,聲稱他們是“政變的組織者”。“應該是奧巴馬——他發起了這件事——拜登也在場,科米在場,克拉珀在場,整個團隊都在場。”特朗普說。
特朗普還表示,司法部長帕姆·邦迪應就此采取行動:“我們有一位非常能干、非常忠誠于國家的人——帕姆·邦迪——非常受人尊敬。這將是她的決定。”
恩怨未解:從“出生地陰謀”到再次交鋒
這場沖突并非偶然,而是多年宿怨的集中爆發。
2011年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上,奧巴馬用幽默反諷特朗普曾散布的“出生地陰謀論”,當時的特朗普坐在臺下,面色僵硬,被外界認為心生不甘。外界普遍分析,這是特朗普日后競選總統的重要心理動因之一。
而特朗普則在2016年選舉中,通過不斷攻擊奧巴馬政府積累人氣,最終入主白宮。此后,他從未放棄將“通俄門”調查描述為奧巴馬主導的陰謀。
即使在去年1月,兩人在另一位前總統吉米·卡特葬禮上短暫寒暄,看似破冰,但這并未平息長期的對抗情緒。
吉米·卡特葬禮上 特朗普與奧巴馬看似冰釋前嫌
加巴德報告與特朗普的“清算”邏輯
沖突導火索來自一份由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發布的報告。報告指控奧巴馬政府“捏造并政治化”情報,用以打擊特朗普競選團隊,并將材料移交司法部。特朗普借此要求“追究責任”,并配合AI視頻呼吁刑事起訴。
圖爾西·加巴德
特朗普稱:“在他們對我做了那些事之后,無論對錯,現在是時候追究責任了。”
然而,加巴德報告并未公開完整細節,真實性和可行性均存爭議。奧巴馬方面則堅持官方調查與國會報告結論:俄羅斯確曾干預,但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之間并未發現共謀。
通俄門與特朗普的自我敘事
特別檢察官穆勒的調查報告曾確認: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之間有至少140次接觸,但未發現有法律意義上的合謀。特朗普隨后不斷強調“沒有勾結”,并稱整個調查是“騙局”。
穆勒本人雖未使用“沒有勾結”一詞,但特朗普用這句話塑造了自己的“清白”形象,并將調查描繪成對“體制外”總統的政治打壓。
如今,他再次用“叛國”指控,將矛頭指向奧巴馬團隊,既是回應司法困境,也被視為2024年選舉策略:激化矛盾,凝聚支持者。
個人恩怨還是體制裂痕?
特朗普在聲明中,稱奧巴馬是“黑幫頭目”,還指責希拉里·克林頓“像三美元鈔票一樣腐敗”。這番言辭背后,既有個人化的政治恩怨,也有深刻的體制對抗:特朗普試圖代表“被忽視的美國”,而奧巴馬則是“建制派”的象征。
網友惡搞的希拉里3美元“腐敗鈔票”
對于支持者來說,這是一場遲到的清算;對于反對者,這是危險的政治煽動。
奧巴馬的罕見回應讓這場沖突正式走向臺面,也讓特朗普與建制派的對抗更不可調和。是揭露真相,還是政治表演?接下來,司法部門是否會響應特朗普的呼吁,將決定這場“遲到的清算”是曇花一現,還是撕裂更深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