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的參議院選舉會議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執政聯盟僅獲得41個席位,遠低于維持多數所需的50席門檻。
這是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首次在國會兩院同時失去多數地位,創造了日本戰后政治史的新紀錄,而石破茂成了自民黨建黨70年來首位同時在兩院失去多數支持的首相,
面對鏡頭,首相石破茂卻出奇地鎮定:“我將繼續履行職責,”支持率已暴跌至20.8%的他,正面臨黨內逼宮的驚濤駭浪,兩個“特朗普”和最大贏家也同時出現。
不愿意下臺
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兩小時后,日本各大媒體直播間里彌漫著躁動氣息,當主持人追問石破茂是否辭職時,這位自民黨總裁的回答斬釘截鐵:“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國家肩負的責任,我將繼續履行職責?!?/p>
石破茂現在坐在火山口上,自民黨最高顧問、前首相麻生太郎已向身邊人明確放話 “不會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 ,黨內倒閣勢力正集結力量,要求他在9月前走人。
參議院125個改選席位中,執政聯盟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僅獲41席,加上未改選的75席,總席位跌至116席,遠低于124席的過半紅線。
石破茂創造了自民黨建黨70年來的尷尬紀錄,首位同時在眾參兩院失去多數支持的首相,為挽回敗局,石破茂在選前狂奔2.6萬公里跑遍32個都道府縣拉票。
但日本民眾用選票表達了不滿:通脹率連續6個月超過3%,大米價格一年暴漲20%,實際工資持續縮水。
更致命的是自民黨內部的反水,選舉期間,麻生派等派系拒絕提供競選資金,商品券丑聞被刻意曝光,15名議員收取10萬日元購物券的丑聞讓石破茂團隊信譽掃地。
兩個“特朗普”夾擊日本
石破茂的困境不止于國內,大西洋彼岸,真正的特朗普正磨刀霍霍,7月18日,美國財長貝森特飛抵東京商討關稅問題。
會談中,美方代表刻意避開核心議題,開場白只剩一句 “很高興來到日本” 的客套話,而次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直接向媒體放話:“國家的核心利益不能妥協?!?/p>
特朗普政府威脅對日本汽車征收25%關稅,這對日本經濟堪稱致命打擊,汽車產業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30%,直接關聯558萬人的飯碗。
若關稅落地,每輛日系車成本將暴增4000美元,日本GDP可能損失0.59%,“絕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汽車關稅!”石破茂在日本電視臺的鏡頭前展現少有的強硬姿態。
他的底氣來自歷史傷痛,上世紀80年代的“廣場協議”讓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如今特朗普要求日元升值的套路如出一轍。
更戲劇性的是日本國內也冒出個“特朗普”,選舉夜最大的黑馬是打著 “日本人優先” 旗號的參政黨,這個2020年成立的右翼政黨,在此次選舉中從1席猛增至15席,成為關鍵少數。
黨首神谷宗幣毫不掩飾自己的政治模仿:“我從特朗普大膽的政治風格中獲得靈感,”《周刊文春》直接以《神谷宗幣是日本的特朗普嗎》為題刊發報道,參政黨利用社交媒體精準收割對主流政治失望的年輕選民,被稱作“手機中的黨”。
喪權協議與絕地反擊
面對內外夾擊,石破茂7月22日突然放出勝負手,與美國達成一份引發嘩然的關稅協議,根據協議內容:美國對日關稅降至15%,日本則向美國開放汽車、卡車和大米市場,并增加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
消息傳出后日元應聲大跌,日本網友痛罵這是“第二個廣場協議”,“賣國!”日本社交媒體瞬間被憤怒淹沒,民眾無法接受政府觸碰農業和汽車這兩條紅線,更難以忍受協議將讓 美國拿走90%的利潤,創造十幾萬個美國就業崗位。
諷刺的是,就在一個月前,72%的日本民眾還支持政府對美強硬,當時石破茂站在東京街頭高呼“擺脫美國依賴”,主張在能源、安全、食品三大領域尋求自給自足。
尤其是“安全自主化”的提法,直指日美同盟最敏感的神經,這種立場劇變背后是殘酷的政治算計,農業一直是自民黨的“票倉”。
若按美國要求全面開放市場,日本大米產業將損失1.2萬億日元,北海道80%牧場可能破產,但在美國關稅大棒和國內逼宮壓力下,石破茂最終選擇飲鴆止渴。
最大的贏家
參議院選舉的硝煙散去,真正的贏家既非困獸猶斗的石破茂,也不是隔岸施壓的特朗普,而是從政治夾縫中崛起的參政黨。
這個成立僅5年的極右翼政黨,憑借排外主張和社交媒體戰術異軍突起,其議席數從1席暴增至15席,成為日本政壇舉足輕重的“關鍵少數”。
參政黨的崛起印證了日本社會的集體焦慮,在東京街頭,“停止歧視”的抗議標語與“外國人滾出去”的極端口號同時出現,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警告:“出現高喊排外主義的政黨非常危險?!?/p>
經濟同友會代表新浪剛史則呼吁理性:“要克服人口減少和人手短缺,就需要思考和外國人共生,”但在通脹高企的背景下,參政黨“日本人優先”的簡單口號比理性主張更有市場。
更深遠的影響在外交領域,石破茂的“擺脫美國”宣言雖屬政治姿態,卻折射出日本社會對美情緒的歷史性變化,而隨著參政黨等右翼勢力崛起,日本政治加速右傾化已成定局。
神谷宗幣站在新落成的參政黨總部,望著墻上15面議員名牌露出笑意,選舉夜他創造奇跡,一個成立5年的小黨斬獲15個參院席位,成為自民黨不得不倚重的關鍵少數。
東京街頭,“停止歧視”的抗議者與“外國人滾出去”的右翼支持者當街對峙,參政黨崛起背后,日本社會的裂痕清晰可見。
石破茂最終在7月22日與美國簽下那份被民眾痛罵“賣國”的關稅協議,但政治生命已進入倒計時,日本政壇正經歷戰后最深刻的重構,當“日本優先”遇上“美國優先”,東亞的天空醞釀著新的風暴。
信息來源:
日本執政聯盟參議院選舉慘敗 喪失過半議席 2025-07-21 14:35·環球網
日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敗勢已定,石破疾走2.6萬公里仍是“跛足首相” 2025-07-20 23:42·上觀新聞
日本執政聯盟大幅“潰退”,石破茂拒絕辭職 2025-07-21 09:33·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