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備受矚目的《財富》中國500強榜單正式揭曉,輪胎行業兩大巨頭——賽輪集團和雙星集團成功上榜,成為榜單中備受矚目的“輪胎雙雄”。賽輪集團以4419.90百萬美元的營收位列第426位,雙星集團則以3927.60百萬美元的營收位列第463位。
賽輪:技術引領,靜音輪胎與彩邊輪胎雙輪驅動
賽輪集團此次能躋身500強,與其近年來在高端輪胎技術上的突破密不可分。賽輪不僅將靜音輪胎產能提升至500萬條/年,更在輪胎美學上大膽創新,推出了全球首款彩邊輪胎。這種融合中國傳統色彩美學與尖端科技的“彩邊胎”,采用獨家硯黑工藝,胎側經高精度激光雕刻出0.01mm級傳統硯臺紋理,搭配七種高級配色,實現了“真我更出彩”的設計理念。賽輪董事長劉燕華曾直言:“輪胎是汽車的‘鞋子’,用戶渴望告別千篇一律的黑色。”正是這種洞察,讓賽輪從技術追隨者躍升為全球輪胎美學新標準的定義者。
賽輪的彩邊胎還搭載ARMOR SEAL自密封技術和SILENT TREAD靜音綿技術,實現了“安全、靜音、節能”三重性能提升,滾動阻力降低36%,抗濕滑性能提升27%,耐磨性提高41%。這些技術突破讓賽輪靜音胎不僅滿足新能源車市場對“靜音”的需求,更在高端市場樹立了技術壁壘。
除了技術創新,賽輪的全球產能布局也為其500強地位奠定了基礎。賽輪在墨西哥、印尼的新工廠相繼投產,產能分別達600萬條和360萬條,再加上對普利司通沈陽工廠的收購,賽輪的全球布局已從單一產能擴張升級為產業鏈掌控力競爭。這種全方位的布局,使賽輪在500強榜單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雙星:智能制造,全球供應鏈中的中國力量
與賽輪的“靜音+美學”雙輪驅動不同,雙星集團則憑借“工業4.0”智能制造和全產業鏈優勢,成為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中堅力量。在《2025全球汽車供應鏈百強》中,雙星位列第88位,較去年前進11位,連續三年入選該榜單。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曾表示:“雙星以智慧轉型為引領,建成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制造的引領者’。”
雙星的創新不僅體現在制造環節。作為全球第一個全產業鏈自循環的輪胎企業,雙星實現了從廢舊輪胎到炭黑、油、鋼絲等資源的循環利用,年處理能力超2000萬條,位居全球第一。這種“綠色、循環、低碳”的生態化戰略,不僅降低了成本,更契合全球“雙碳”目標。雙星在阿爾及利亞投資2.5億美元的工廠,也為其全球供應鏈增添了新動力。
在高端產品上,雙星研發的EV95新能源輪胎達到歐盟雙A品質,具有更節能、更靜音、更安全等特點。其全球首創的“全防爆”轎車安全輪胎,可在零胎壓下以60km/h行駛30分鐘,有效預防爆胎危險,榮獲德國紅點和iF雙項大獎。這些創新不僅鞏固了雙星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也為其500強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撐。
輪胎行業:在新能源浪潮中尋找新動能
賽輪和雙星的成功,折射出中國輪胎行業在新能源時代的整體轉型。2025年第一季度,米其林乘用車輪胎銷量同比增長4%,新能源車市場的爆發催生了靜音輪胎的巨大需求。賽輪、雙星等企業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通過擴產靜音胎、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來滿足市場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賽輪和雙星在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不容小覷。賽輪憑借彩邊胎、液體黃金技術等創新,品牌價值已躍升至1128.96億元,位列中國最具價值輪胎品牌;雙星則通過全產業鏈創新,打造出“雙星輪胎”這一千億價值品牌。這些成就,使它們顯得尤為亮眼。
結語:輪胎行業的新篇章
《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上的“輪胎雙雄”,不僅是兩家企業的成績單,更是中國輪胎行業創新升級的縮影。賽輪的“靜音+美學”,雙星的“智能制造+循環經濟”,共同勾勒出輪胎行業在新能源時代的新圖景。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攀升,靜音、安全、綠色將成為輪胎產品的新標配,賽輪和雙星等企業正走在這一趨勢的前沿。正如賽輪集團所倡導的:“做一條好輪胎”,正在成為中國輪胎企業的共同追求。500強榜單的揭曉,標志著中國輪胎行業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加速邁(參數丨圖片)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