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丨劉天鳴
34家中國車企及零部件企業上榜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比亞迪排名第一,零跑首次進入榜單。
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上榜中國公司2024年總營收達到14.2萬億美元,較去年上榜企業下降2.7%,凈利潤達到756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約7%,上榜營收門檻約為36.2億美元,較去年的門檻下降約3%。
在汽車行業中,上榜企業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前三名再次洗牌,比亞迪超越上汽集團,以1080.04億美元營收位居中國500強榜單的27位,相較去年提升13位,是汽車及零部件行業中唯一一家營收過千億的企業。
上汽集團排名第38位,營收同比下滑17.1%至872.24億美元,利潤下滑88.4%至2.32億美元。吉利控股超越廣汽集團與中國一汽,以798.91億美元營收緊隨上汽集團之后,位居第41位。
第二、中國品牌車企排位漲幅迅速。賽力斯成為2025年中國500強榜單排位躍升幅度最大的公司,排名較去年上升235位。憑借著與華為的深度綁定,賽力斯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1.8倍,達到42.69 萬輛,帶動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3倍,達到201.77億美元。同時,問界品牌產品的“智能科技溢價”幫助賽力斯利潤扭虧為盈,達到8.26億美元。
除了賽力斯外,小鵬、蔚來、奇瑞控股排名上升同樣顯著。其中,小鵬汽車以56.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351位,排名較去年上升101位,蔚來汽車以91.36億美元營收位列269位,排名較去年上升43位。
連續三年登榜的奇瑞控股,再次實現排名的躍升,比2024年躍升41個位次,位居榜單第59位,營收規模達到596.94億美元,同比增長52.7%。
此外,長城汽車、理想汽車、北汽集團也實現排名的增長。其中,長城汽車以281.01億美元營收位列第140位,排名較去年上升18位,理想汽車排名由去年的第184位上升至171位,北汽集團憑借著672億美元營收規模,位居榜單第52位,排名上升5位。
零跑汽車首次進入中國500強榜單,以44.7億美元營收位列第423位。
第三、在合資品牌貢獻減弱的背景下,傳統汽車集團排名普遍下滑。2024年,乘用車累計銷量2756.3萬,增長5.8%,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1797.0萬輛,增長23.1%,占比爬升至65.2%,合資品牌乘用車全年銷量降至959.3萬輛。
由于合資品牌對集團的貢獻減弱,傳統汽車集團的營收規模與利潤下滑,進而導致排名下降。其中,中國一汽營收同比下降13.1%至777.37億美元,排名較去年下降8位,至第43位。廣汽集團營收同比下滑21.5%達560.59億美元,排名從去年的53位下降至66位。東風汽車集團位居第73位,排名較去年下降9位,營收同比下滑10.9%達513.09億美元。
第四、價格戰下,車企盈利能力參差不齊。15家上榜乘用車企業中,5家車企凈利潤呈現虧損態勢,8家車企利潤呈現出負增長(包括虧損擴大),僅有4家車企實現盈利且利潤增長(包括扭虧為盈)。
其中,比亞迪是唯一一家登上最賺錢40家公司的整車企業,利潤達到55.95億美元,同比增長31.80%。長城汽車是15家上榜乘用車企業中利潤增幅最大的企業,利潤同比增長77.8%至17.64億美元。
蔚來汽車成為虧損榜前十家公司中唯一一家車企(其余九家為房地產公司),利潤虧損31.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額呈現擴大趨勢。
在汽車產業加速轉型的當下,對營收貢獻顯著的新能源汽車與汽車出口,成為車企營收規模增長的關鍵,也是車企在中國500強榜單乃至世界500強榜單中,能否實現排名向上的關鍵。而從中國500強榜單中汽車企業的利潤表現能夠看出,“內卷”與價格戰不斷侵蝕汽車企業利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