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朝中社報道,在當地時間7月21日,朝鮮第三艘“崔賢”級驅逐艦的職工動員大會在南浦造船廠舉行。
據了解,南浦造船廠距離平壤約40千米,位于南浦特別市大同江口區域,是朝鮮西海岸最大的軍用艦艇造船廠,“崔賢”級驅逐艦的首艦“崔賢”號,就是由該船廠建造的,并且在今年4月25日舉行了下水儀式。
眾所周知,在今年5月21日,“崔賢”號的二號艦在東海岸清津造船廠下水時,發生事故,船體傾覆。要知道當時該事件影響極大,因為當時金正恩也出席了下水儀式,也就是說,金正恩目睹了驅逐艦出事的全過程。事后朝鮮船廠相關責任人都受到了處分。
當外界原本以為“崔賢”級驅逐艦的建造工作將暫停時,沒想到朝鮮軍工似乎壓根沒受之前二號艦事故的影響,直接高調宣布開工三號艦。
這還不是最讓人意外的,最讓人意外的是,朝鮮官方宣布該艦將于2026年10月10日完成建造,不過這個完成建造可能只下水。而朝鮮之所以選擇10月10日,是因為這是朝鮮勞動黨建黨81周年紀念日。
這是什么概念?從現在開工到明年10月份下水,前后建造周期才1年3個月不到,這造艦速度堪比光速,突破了造艦的認知。要知道,強如英國、法國等傳統海軍強國,造艦速度都遠沒有朝鮮快。
英國當前的主力驅逐艦45型驅逐艦,其首艦勇敢號是在2003年8月開工的,歷經2年4個月才下水,比朝鮮建造驅逐艦的周期慢了近一倍。
法國與意大利聯合研制的地平線級驅逐艦首艦福爾班號,在2002年4月開工,在2005年3月才下水,建造周期更是長達3年,和朝鮮比,簡直是龜速。
更不能讓人理解的是,“崔賢”級驅逐艦的技術水平可是并不低于上述兩型艦艇,都是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而且“崔賢”級驅逐艦的垂發系統多達好幾種。鑒于朝鮮與俄羅斯密切的軍事合作,基本可以肯定是俄羅斯提供的技術裝備。但作為“老師”的俄羅斯,在造艦速度上更是提都不能提。
俄羅斯海軍最新也是最核心的主力作戰艦艇,22350型護衛艦,排水量與“崔賢”級驅逐艦相差不大,都在5000噸級水平,甚至二者構型也很相似,被外國諸多媒體認為,“崔賢”級驅逐艦就是師承22350型護衛艦。
但就是這樣一個“老師”,在2006年2月就已經安放龍骨,但直到2010年10月才下水,建造周期接近5年。朝鮮的速度對于俄羅斯來說,簡直是坐上了火箭。就算是讓俄羅斯自己造,未必都能造得這么快。
這就奇怪了,朝鮮落后的軍工為何能有如此快的造艦能力呢?
實際上,朝鮮軍工并非外界想象的落后。從此次朝鮮官方曝光的南浦造船廠照片可以看出,南浦造船廠的龍門吊、干船塢都屬于世界一流水平,整個船廠也是干凈整潔,人員素質看起來也是干練有序。相比于雜亂無章的印度,乃至一片破敗的俄羅斯造船廠,不知道要強多少。
所以朝鮮并不算落后的造船基礎設施、精干的造船隊伍,是朝鮮造船速度快的重要基礎。
當然,還有一點最為重要,那就是“崔賢”級驅逐艦明顯是朝鮮引進自外來的技術。比如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以朝鮮的科研實力肯定造不出來。所以事實上朝鮮只是在建造個船體,核心耗時的雷達電子系統,朝鮮只負責拼裝,所以才會有如此快的造艦速度。
當然考慮到朝鮮的先軍政治和類似“崔賢”級驅逐艦這樣具有鮮明政治目地的軍工項目,朝鮮上下集中精力24小時全力建造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速度自然比類似英法俄那樣還要上下班休息的造船廠要效率高的多的多。
但無論如何,“崔賢”級驅逐艦的建造都表明。朝鮮造船業的巨大進步,未來在朝鮮先軍政治下,朝鮮的軍事實力必然會更上一層樓,從而影響整個東北亞的戰略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