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帶娃,最愁的就是寶寶哭起來沒頭沒尾。小家伙不會說,一哭就停不下來,咱既搞不清為啥,又不知道咋哄,心里能不慌嗎?其實,哭是寶寶的 “語言”,慢慢摸索,就能懂ta的意思。
1. 寶寶哭唧唧,到底在 “說” 啥?
不同哭聲藏著不同需求,多觀察幾天就有感覺了:
餓了:哭聲又急又響,小嘴還到處找,像在喊 “快喂我”;
冷熱:熱了蹬被子、臉紅;冷了縮成一團,哭聲發顫;
拉尿了:哭聲不急,但身子扭來扭去,像在提醒 “該換尿不濕啦”;
疼 / 癢:疼的時候哭聲特尖,還蹬腿;癢了就蹭來蹭去,哭聲帶點煩躁;
生病了:哭聲沒力氣,還發燒、精神差,趕緊量體溫、看醫生;
小情緒:比如習慣了要抱(不抱就哭)、睡不安穩(哼唧哭)、想要的東西沒拿到(帶點 “撒嬌” 的哭)。
2. 寶寶哭不停?試試這幾個小辦法
別急著手忙腳亂,按這幾步試試:
先解決 “生理需求”:喂點奶、水,或者給個安撫奶嘴(可能是餓了或想含點東西);
給點 “安全感”:抱起來輕輕晃,用背帶背著,讓他聽聽你的心跳、“噓噓” 聲,甚至吹風機的聲音(這些像在媽媽肚子里的動靜,能讓他安心);
調調環境:摸摸衣服厚不厚,換個地方走走,抱到走廊或者戶外透透氣,甚至開車兜兜風(晃動和新環境可能讓他安靜);
轉移注意力:拿鏡子讓他看自己,指外面的樹或鳥,輕輕吹吹他的臉,或者讀繪本、唱童謠。
3. 夜里總哭醒?調準 “生物鐘” 就好了
寶寶夜里老哭(夜啼),多半是作息亂了。咱都有 “生物鐘”,寶寶也一樣,作息亂了就會晚上不想睡、老哭。調作息就抓 3 點:
早上準時曬太陽:差不多時間叫醒寶寶,抱到窗邊曬曬太陽(別直射眼睛),陽光會告訴身體 “現在是早上”,晚上就會乖乖想睡覺;
早上散散步:吃完早飯帶他出去走 10-20 分鐘,新鮮空氣和輕輕活動能穩住作息;
睡前 “打暗號”:每天睡前做同樣的事,比如念叨 “寶寶要睡覺啦”,唱首固定的搖籃曲,讓他知道 “做完這些就要睡了”。
最后想跟新手媽媽說:剛開始分不清哭聲沒關系,寶寶哭也是釋放情緒,就像咱嘆氣一樣。實在哄不好,讓家人搭把手,自己歇會兒。慢慢磨合,你肯定能懂他的 “小暗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