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特朗普持續發布關稅調整通告,即便是日本、韓國這樣的傳統盟友也未能獲得特殊待遇。在持續高壓態勢下,日本嘗試進行抵抗,但最終仍未能避免重大讓步。
面對局勢的不斷升級,日本選擇向美方提供總額高達5500億美元的經濟承諾。在這種背景下,石破茂情緒失控,公開表示將辭去首相職務,這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極限施壓
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極限施壓手段,在美日經貿對話中表現得尤為明顯。7月伊始,特朗普通過社交平臺高調宣布,擬對日本進口商品加征25%的額外關稅,使得兩國關系迅速升溫。
當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努力在談判桌上尋求突破時,特朗普卻將矛頭直指日本市場對美國汽車和農產品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對美貿易順差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占據了80%的比重,而該行業早已面臨25%的額外關稅壓力。
即便如此,特朗普仍對日本每年向美國出口大量汽車表示強烈不滿,同時將批評焦點轉向農業領域。
這種談判場外的輿論攻勢,精準打擊了日本在汽車貿易順差上的敏感神經,該產業正是日本對美順差的主要來源。
更令日本方面感到棘手的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訪日時間被刻意安排在7月19日,正值日本參議院選舉的關鍵節點。
根據NHK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約9%的選民明確表示,關稅談判的走向將直接影響其投票選擇。這種將經濟議題與盟友國內政治進程捆綁的操作,使石破茂政府在外交與內政雙重壓力下面臨嚴峻考驗。
盡管石破茂試圖通過解釋美系汽車左側駕駛、體積大、油耗高等客觀因素來緩解矛盾,但美方的多輪打擊已初見成效。
在高壓態勢下,經貿爭端迅速演變為日本國內真實的政治危機。當經濟談判的籌碼被巧妙轉化為政治杠桿,對話的天平便開始悄然傾斜。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如此迅速地做出了重大讓步。
5500億大禮
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以一貫的高調方式宣布,剛剛與日本達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協議”。
這份引發廣泛關注的協議核心內容逐步揭曉:美方將原定的25%關稅下調至15%;作為交換,日本承諾向美國提供高達5500億美元的投資,并開放汽車、大米及其他農產品的市場準入。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美國將在該投資中獲得90%的收益,并帶動數十萬個就業崗位的創造。此外,協議還涉及能源合作,雙方計劃在阿拉斯加建立液化天然氣合資企業。
從日本角度來看,協議也存在積極因素。石破茂在隨后的記者會上強調,美方承諾日本在關鍵物資的關稅待遇上不會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大米市場開放方面,將依托現有最低準入機制增加美國份額,聲稱不會損害日本農業利益。
參與談判的赤澤亮正大臣更是難掩輕松情緒,他在白宮樓梯轉角與特朗普合影,并配文“任務完成”,展現出談判結束后的釋然。
然而,這份協議在日本國內引發的反應卻褒貶不一。網絡平臺上充斥著質疑聲音,許多日本網民依據特朗普單方面公布的條款,認為日本做出了明顯讓步。
如果協議確為單方面妥協,那么這樣的決策是否合理?最終不還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類似評論反映出公眾的復雜情緒。
550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承諾與關鍵市場的開放,這份“大禮”的分量及其長遠影響,猶如一個巨大的問號,懸在日本經濟的上空。
石破茂的抉擇
就在特朗普宣布達成協議的同時,日本國內的政治壓力也達到了臨界點。
7月20日,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遭遇重創,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點,黨內要求其辭職的聲音愈發強烈。
選舉次日,石破茂雖對選舉失利表示歉意,并堅稱需留任以穩定局勢、處理關稅等緊迫議題,但局勢已急轉直下。
美日協議的具體內容,尤其是5500億美元投資的巨大規模和市場開放條款,成為壓垮執政聯盟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23日,石破茂在直播記者會上正式確認了15%關稅協議內容,并詳細說明了半導體、鋼鐵、能源等領域的供應鏈合作計劃。然而僅僅數小時后,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他將在8月底前表明辭職意向。
石破茂的崩潰與離任,是多重壓力疊加的結果。特朗普極限施壓下的艱難妥協,引發了國內對其領導能力及談判結果的廣泛質疑;參議院選舉的慘敗進一步動搖了執政根基。
盡管最終達成的協議避免了25%的毀滅性關稅,但代價巨大且充滿爭議,使其難以獲得足夠的政治支持。
作為國家領導人,在協議達成后選擇離開,既是對選舉失利的負責,也隱含著為這份爭議性協議承擔政治責任的意味。
不過這也只是媒體的報道,國際局勢變幻莫測,未來仍可能發生變數,但石破茂的決定確實引發了日本內部的強烈反彈。
美日圍繞關稅展開的激烈較量,最終以5500億美元投資協議和15%關稅稅率收場,同時伴隨著石破茂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似乎再次奏效,為美國爭取到了巨額投資與市場開放的實質性成果。更深層次地看,這場博弈中并無絕對贏家。
日本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國內產業界與民眾的擔憂并未緩解,其在外交上的依賴與自主的矛盾再次顯現。
石破茂宣布辭職的消息,是高壓外交與內政困境交織下的必然結果,凸顯了領導人在大國博弈夾縫中維持平衡的艱難。
從長遠來看,此協議或許為兩國經濟提供了短期的緩沖機制,避免了貿易戰全面升級的風險。真正的考驗在于后續執行,5500億美元投資如何高效落地并實現互利共贏?
主要信源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就向日本征收15%的關稅達成一致——光明網2025-07-23日本首相石破茂已決定辭職,此前確認美對日征收15%關稅——2025-07-23 10:50·九派新聞日本關稅談判代表慶祝“完成任務”還貼“紀念照片”,日網民不滿“對美國讓步”——環球網2025-07-23特朗普稱美日達成“巨大”協議:日將投資5500億,并開放大米汽車市場!石破茂最新回應——2025-07-23 11:33·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