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工程開工,水資源“威脅論”又開始甚囂塵上,而且,極力渲染這種論調的并非印度,而是我們自己。
可嘆啊!
為了西藏當地的民生和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我們在雅魯藏布江上建個水電站,下游的印度渲染我們也就算了,為何我們自己也跟著起哄呢。
印度媒體曾說,我們以水電站為名掐斷了他們的圣河上游,這是我們的“陰謀”,是我們要對他們搞“水威脅”。
印度這么說,我們可以理解,畢竟,三哥自己就是這么對付巴基斯坦的,旱時截流,澇時放水,相當無恥。
但我們自己也這么說就是上了印度的當了,印度一直把我們當成假想敵,恨不得把我們所有發展經濟的行為都宣傳為對他的威脅,意圖渲染全球對我們的敵意。
這就跟美國污蔑我們一樣,我們在自己的南海行個船,他說我們搞南海霸權,一有機會就在聯合國搬弄是非,把我們擺到全球的對立面。
雖然是非自有公論,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每次都會在聯合國會議上當堂反駁,把臟水潑回去。
而如今,我們有些人自己成了美國、印度的幫兇,硬把民生水電站當成對付印度的“戰略武器”,往自己身上潑了臟水,還傻傻地以“愛國者”自居。
不可否認,雅魯藏布江的下游確實流經印度,我們也確實能通過控制水壩影響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水量,但影響太微乎其微了,遠沒有達到能讓印度自危的地步。
我們說,萬事要講科學和道理,科學代表了客觀條件,道理則代表了主觀意愿,而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這兩樣都不具備。
如上圖,雅魯藏布江總體分為三段,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各有一段,我國境內叫雅魯藏布江,印度境內則叫布拉馬普特拉河。
雖然同是一條河,但河水流量差異巨大,以中印分界處的流量為例,僅有1300億方,而下游印度境內特拉河的流量則高達7000億方。
造成水流量差異如此巨大的原因是河流沿岸的降雨量,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并非全是浪漫主義,也有寫實主義,河流的水確實主要都是靠下雨匯聚的。
雅魯藏布江流經的西藏高原地區大部分半干旱,降雨量在200-2300毫米之間,而印度境內最高降雨量甚至超過20000毫米,也就是說,人家是靠天吃飯,根本就不靠雅魯藏布江的水過活。
另外,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于中游干旱地區,整個水庫的蓄水量僅有100億方,要想以100億方的儲量,影響7000億方的容量,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再退一步講,就算能影響下游水量,下游也僅僅流經了印度東北部5%的國土面積,何談拿捏印度。
客觀條件不具備,主觀意愿就更離譜了。
說實在的,對手需要實力相當,不管印度怎么看中國,但中國從來就沒把印度當成假想敵,更遑論對他部署“戰略武器”。
首先,中國的綜合國力、經濟規模、科技水平和全球影響力已遠非印度可比。
中國當前的核心戰略目標,是克服“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戰略視野聚焦于全球格局演變、科技前沿競爭以及與真正處于同一量級對手的復雜博弈。
印度的體量和潛力固然重要,但遠未構成中國國家戰略層面的主要矛盾或首要競爭對手。
其次,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龍象之爭”并非零和博弈,一個穩定、合作的南亞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將印度樹為敵,不僅消耗自身寶貴資源,更會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最后,中國地緣戰略格局的重心不在中印周邊,而是東部沿海及臺海方向,整個雅魯藏布江1.2萬億的投資,我們不可能把如此寶貴的資源用于提防印度。
總體上來說,將雅魯藏布江水電站貼上“對付印度的戰略武器”標簽,是徹頭徹尾的自我矮化,它既嚴重夸大了該工程客觀上對印度的影響能力,更從根本上扭曲了中國對印政策的戰略意圖與和平發展的外交哲學。
這種論調,不是愛國,恰恰是落入了某些外部勢力希望離間中印的陷阱,是用別人的錯誤邏輯來往自己身上潑臟水,是真正的“上了印度的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