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煞有介事”地曝光:宗慶后的母親王樹珍是滿族人,曾擔任小學教師。 ??宗老和宗公主帶有滿族人血統的消息在“吃大瓜”網友中掀起了一陣波波瀾,有網友不無疑惑地說,“又要做DNA鑒定了”。掐指一算,在這場“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巨額遺產糾紛中,有三起“DNA鑒定”涉及宗大家族。
一起是宗家內部發起的,宗老的三位非婚生子女要求做DNA鑒定,以確定繼承權的合法性。二起和三起是網友發起的,“二鑒”是鑒定宗澤后與宗繼昌的血緣關系,以打消網友對叔侄兩人“長得很像”的疑慮。“三鑒”是鑒定“宗老一家人”的滿族血統,以確定大小姐“宗格格”的身份以及能否將宗公主與杜夫人的“宮斗戲”描述為“甄嬛傳”的范式。
第三起DNA鑒定可以免了,宗公主的確是“宗格格”,歌手那英的“那格格”身份遠不如“宗格格”,不過兩人倒是有可能進行一次“格格文化”的商業合作,“那格格”為娃哈哈“獻唱一首”也不是沒有可能。根據201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宗慶后為什么能》一書中的記載,王樹珍家族為晚清貴族后裔,她父親曾在北京擔任郵政局長,母親為清朝格格。
1945年,王樹珍在徐州生下宗慶后,因家庭變故回到杭州,當了一名小學教師。宗慶后母親王樹珍這邊為滿族,宗慶后父親宗啟騄這邊為錢塘宗氏,與南宋抗金名將宗澤有血緣關聯,宗大小姐祖輩為響當當的“大戶人家”,定居杭州還有點意外。
王樹珍是清朝滿族鑲黃旗人,她的“格格之女”身份在清朝屬于地位較高的貴族,母親為前清格格,王樹珍家族在民國時期仍保持一定的社會地位?。王樹珍幼年時父母早逝,由哥哥撫養長大,曾就讀于北京的志成中學或三十五中,
王樹珍的婚姻由兄長主導,與宗慶后之父宗啟騄聯姻,宗啟騄的父親曾任張作霖的財政次長,二哥為宿遷政府秘書長。王樹珍通過考試成為杭州柳翠巷的一名小學教師,當時每月工資55元,她曾因家境貧困將幼女送養?。
宗慶后在節目訪談中曾提到母親的教誨,“保持清醒、抵制誘惑、節制欲望”,母親采用對女孩子的管教方式,宗慶后從小性格內向而堅韌?,認為自己所擁有的成就“全賴母親”?。王樹珍曾提前退休,讓老大宗慶后頂崗補員,這為宗慶后在校辦工廠創業提供了機會?,憑借賣冰棍和冷飲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盡管宗慶后公開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恩,但也免不了婆媳關系的代際沖突,母親王樹珍對宗慶后年輕時吃苦持“人生歷練”的態度,原配施幼珍則認為宗慶后從小缺乏關愛。有網友認為,宗慶后在1991年找到了杜建英,這是為了“愛的補償”,新人生哲學的“補償效應”又有了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