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麥麥
“貧窮不是夢想的藩籬,努力一定會有意義”。
湖南少年周糠順憑借624的高考成績,再次向大家證明了“寒門亦能出貴子”!
而他的人生經歷,竟和清華學子龐眾望如出一轍。
殘疾的爹、智障的媽、家徒四壁,一出生就是天崩開局。
但他硬是憑借堅定的信念,沖破了生活的磨難,用成績逆天改命!
寒門難出貴子,但并不代表出不了貴子。
湖南高考生周糠順用滿墻獎狀證明:即便開局是一副爛牌,他也能打出王炸!
一、“龐眾望”式天崩開局
若是被命運緊緊攥住喉嚨,你是會奮力反抗還是聽天由命呢?
湖南益陽南縣的一位農村少年,卻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命運給他發了一手爛牌,但他卻在逆境中打出了春天。
湖南這名“逆風少年”名叫周糠順,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戶”。
他的家庭狀況與龐眾望十分相似,同樣是天崩開局、一出生就身處逆境。
父親周建軍身體有殘疾,不能干重活,只能在村里干保潔,薪資微薄。
母親龔伏紅有智力障礙,常年靠藥維持,一旦停藥病情就會加重。
家里雖然只有周糠順一個孩子,但學費、醫藥費,再加上一家人的生活費,平日里也是入不敷出。
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周糠順早早就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對于他來說只有努力讀書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父母雖一個殘疾、一個智力障礙,但他們依舊竭盡所能供兒子上學、念書。
同齡的孩子都嘲笑他讀書讀傻了,可周糠順知道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家庭的困境。
周糠順高考624分走紅網絡后,有記者曾到訪過他家里,唯一的感受就是--家徒四壁。
客廳里甚至連個像樣的桌椅都沒有,家用電器更是看不到幾個。
唯一惹人注目的,就是掛滿整面墻的獎狀,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裝飾。
但正是這一整面墻的獎狀,照亮了周糠順的求學之路,同時也承載著整個家庭的希望。
周糠順不僅沒有因為父母有殘疾而自慚形穢,反而更加賣力讀書,想要改變貧窮的現狀。
眼看著日子逐漸步入正軌,不料命運卻又再次和他開了個玩笑。
二、一封信、“求”來了一條命
在周糠順的印象里,整個童年基本上都被黑暗籠罩。
九歲那年,母親病情突然惡化,父親立馬帶母親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而年幼的周糠順只能獨自待在家里,所以他從小就十分獨立,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老話常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
周糠順母親的病情剛穩定下來,另一邊的噩耗卻又接踵而至。
2015年,小學時期的周糠順在課間玩耍時意外被高年級學生撞傷,痛苦得直不起身。
緊急送往醫院后,被醫生診斷為腸斷裂和腦震蕩,情況非常危急。
要想活命,需要立馬做手術,否則就會影響他的生命安全。
但高昂的手術費對他們家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東拼西湊下才勉強湊齊了10萬元,但后續的治療費用依舊是一個填不完的大窟窿。
父親平時靠打掃衛生、撿廢品掙錢,在天價治療費面前不過是杯水車薪。
即便挨家挨戶去借,也難以湊齊治療的費用。
那一刻,周糠順的心就像是墜入了無底深淵,徹底陷入了絕望之中。
躺在病床上的周糠順,不甘心就這樣度過一生,更不甘心生命才剛剛開始就要結束。
為了能“重獲新生”,他只能選擇向外界求助,尋求好心人的幫忙。
消息一傳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最后,在大家的慷慨幫助下,周糠順一家終于湊齊了治療的錢,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從那時起,他就在心里默默記住了這份恩情,發誓將來一定要回饋社會。
周糠順之所以能順利完成學業,還有一個人對他幫助很大,就是他的伯父。
初中畢業后,周糠順就考上了縣里的高中。
考慮到父母都殘疾,伯父平日里就將他接到自己家里照料。
雖然在大伯家中得到了親戚的悉心照料,但寄人籬下的滋味,并不好受。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比同齡人更早熟,更懂得珍惜機會。
所以他從小就知道,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好在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周糠順的付出也終于收獲了成功的果實。
如今他憑借642分的好成績,報考北京郵電大學,總算是給18歲的人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三、高考642分、報考北京郵電引爭議
“起點不是終點,貧困不是夢想的藩籬,要永遠相信努力的意義”。
接受記者采訪時,周糠順的一席話令無數網友為之淚目。
身處逆境,卻憑借堅強的信念殺出重圍。
面對生活的磨難,他并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選擇坦然接受,正面困難。
高中寄宿在大伯家的那段時間,大伯早已在心里把他當成了親兒子來看待。
也正是大伯一家的悉心照料,周糠順才能心無旁騖地一心求學。
值得一提的是,周糠順考出這么好的成績,一次補習班都沒去過。
高考一結束,他立馬就去外面找暑假工掙錢補貼家用。
當記者問他對未來的打算時,他的回答令人感慨頗深。
其實周糠順的高考成績不是自己查的,而是同學告訴他的。
因為他根本沒有電腦和智能手機,去查分,只能等待老師和同學告知。
對于642的高分,他整個人十分平靜,用他的話來說是“和平時分數差不多,可惜沒能超常發揮”。
說到高考志愿,他幾乎沒有猶豫直接填了北京郵電大學。
不少人對這個選擇都感到不解,畢竟憑他的分數能選一所更好的高校。
被問及原因時,他卻坦然地說道自己要掙錢養家,所以要優先考慮就業。
北京郵電大學的通信和互聯網行業很有名,畢業后是各大廠爭搶的熱門專業。
對周糠順來說,這條路雖不是最優選,但卻是一條能讓家人吃飽飯的坦途。
與其選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想,不如端一個實打實的鐵飯碗。
其次之所以選擇北京,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小愿望,從小就想去北京看看,這次終于能圓夢了。
聽到他的話,突然想到了網上的一句話“小明走到少年宮只需要15分鐘,而我卻需要幾十年”。
可能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參差,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卻要拼盡全力才能走到爬到別人的起點。
對于周糠順來說,貧窮不是他的阻礙,反而成了他不斷前進的唯一動力。
結尾:
不可否認的是,逆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比溫室里的花朵更有韌性。
在這個拼爹拼媽的時代,周糠順卻用實際行動再次證明:寒門照樣能出貴子!
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你覺得除了報考北京郵電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信息源: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