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韓國要給民眾發錢了!
7月21日正式啟動“惠民消費券”申請。
本輪消費券面向所有韓國民眾。發放金額按個人經濟狀況和居住地有所不同,每人可領取15萬韓元(相當于約780元人民幣)至45萬韓元(約2340元人民幣)不等。
普通居民人均可領15萬韓元,低收入邊緣群體和單親家庭為30萬韓元,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為40萬韓元。非首都圈地區居民額外獲發3萬韓元,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地區居民再追加5萬韓元。個人領取金額最高可達45萬韓元。
消費券將以信用卡、借記卡、預付卡、地區愛心商品券等多種形式發放。使用有嚴格限制:
第一,只能在當地使用,不能跨區域。因為地方財政承擔了相當一部分消費券的支出。
第二,只能去小商戶使用,不能去大型超市、百貨商店、免稅店、電商平臺使用。這樣規定,是為了支持小商家。
中國的臺灣省,也在醞釀給老百姓發錢。國民黨的提案(每人發1萬新臺幣,約相當于2440元人民幣),在當地立法機構通過了“三讀”,但民進黨在攪局。最終能不能發、發多少錢,還不確定。
中國澳門今年連續第18年給居民發錢,永久性居民每人1萬澳門元(相當于約8862元人民幣),非永久性居民每人六千澳門元。據估計需要發放大約76.4億澳門元。
新加坡也宣布了今年的“發錢計劃”,從8月開始向國民發放“消費稅補助券現金補助”、“消費稅補助券保健儲蓄填補”。
新加坡發錢不是人人有份,而是面向中低收入階層,比如消費稅補助券現金補助的發放條件是:
在2025年已經年滿21周歲并在新加坡居住的國人;擁有不超過一套房產;2024年年稅收入不超過3萬9000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住屋年值不超過3萬1000元。符合這些條件的,可以獲得450元或850元的現金。
新加坡的“住屋年值”,可以理解為這套房子如果按照市場價出租,每年可以獲得多少租金收入。這是新加坡征收房地產稅的基礎,稅務部門會給每套房子確定一個評估值。
能獲得新加坡“消費稅補助券保健儲蓄填補”(相當于養老金補貼)的,必須是2025年已經年滿65周歲并在新加坡居住的國人;擁有不超過一套房地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住屋年值不超過3萬1000元。其中65歲至74歲可獲150元至250元;75歲至84歲可獲250元至350元;85歲及以上則可獲350元至450元。數額根據房屋年值而定。
1新加坡元,相當于5.6元人民幣。
上述四個地方發錢,大致有3個模式: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基本上是普發,接近于一刀切(澳門只分永久和非永久居民);新加坡有480多萬人口,此次能領取福利的只有150萬人,主要針對中低收入階層;韓國雖然是人人有分,但有顯著的地區差、收入差。
最近常有讀者詢問:我們什么時候發錢。
其實,我們也一直在發。只是沒有采取人人有分的方式,而是定向發放。這有點類似最近幾年的貨幣政策,定向印鈔的時候居多。
比如各地已經開始落地育兒補貼,并按照單子女、多子女家庭設立了梯級補貼制度。全國性的育兒補貼政策,也有望在年內落地。
今年國家安排了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并擴大了實施的范圍。你去買家電,買電動車等,都有各種補貼或者優惠政策。
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0元。調整后,最低標準為 不低于125元/月(此前為105元/月)。目前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超過1.8億人。
人社部、財政部近日發布通知,明確從2025年1月1日起,為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員,按照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2%的標準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
中國(內地)的稅收體制跟發達國家(地區)有顯著不同。發達國家(地區)個人所得稅占比較高。而中國內地企業稅占比高,個稅占比較低。
每到經濟低迷期,我們針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減稅力度比較大,還有企業層面五險一金的減交緩交等政策,試圖通過企業把紅利傳遞到個人。
2024年,內地僅通過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的渠道,就給企業減稅降費及退稅26293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納稅人享受相關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15870億元。
各地政府在給居民發錢的時候,一般存在兩種情況:
第一種,手里沒錢,存在赤字財政,但通過發債籌集資金。
比如疫情爆發后的美國,一共面向民眾發了三輪錢,就是通過增發國債的方式籌集的資金。
韓國目前也是赤字財政,這一輪發錢通過一系列手段騰挪,但最終會加大政府債務負擔。李在明剛剛上臺,需要彌合逮捕、審判尹錫悅的民意割裂,再加上美國加稅,這一輪發錢不僅有穩經濟的目的,更有提高政治聲望的意圖。
第二種,政府有財政結余,發錢不會增加政府債務。
最典型的是中國澳門,財政結余大約6600億澳門元,每年給民眾發錢只耗費不到80億澳門元。這筆財政結余每年投資收益就達300億元。澳門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博彩稅,內地居民貢獻率非常高。
換句話說,澳門給當地居民發的“紅包”,主要是內地游客和博彩玩家貢獻的。這是獨門生意帶來的紅利。
中國內地,未來會搞人人有份的消費券嗎?我覺得不排除這種可能。
由于內地給企業減稅降費的力度比較大,目前是赤字財政,如果搞普惠制消費券需要增發國債籌集資金。如果每人發2000元,就需要增加2.8萬億的國債。
在中美博弈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全民消費券這個政策工具先留著不用,或許是更理性的選擇。
因為你不知道特朗普的政策又會怎樣變。留有放大招的空間,非常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