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學會把話說好。
作家王蒙說:“一個人有沒有水平,主要表現在說話上。”
會說話的人,讓人如沐春風;不會說話的人,令人心生不悅。
這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有時候,微信聊天也會暴露一個人的情商。
以為隔著屏幕說話無須顧忌太多,可以隨性表達。
殊不知,微信早已成為社交的修羅場,你的一言一行,已將個人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愛在微信上說這4句話的人,自以為灑脫直接,其實是情商低的表現。
一譏諷話
朋友圈里,總有些人,喜歡把嘴賤當幽默,把冒犯當開玩笑,把沒情商當真性情。
當你興高采烈分享成就時,他會明褒暗貶說出令人不痛快的話,好想你這點榮譽根本不值一提;
當你滿心歡喜難得曬一次恩愛,他又陰陽怪氣諷刺你撒狗糧。
他的評論,讓你的日常分享成了笑話,讓人恨不得立馬把他屏蔽、拉黑。
低情商的人,說話不懂得深思熟慮,把譏諷他人當樂趣,以此獲得優越感,讓人避而遠之。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你嘲諷和打擊別人的同時,也在給自己招來怨恨。
情商高的人在微信聊天中,懂得出言有尺,嬉鬧有度。
不會隨意給人潑冷水、拆人臺,讓場面陷入尷尬。
與人交流,多些尊重、多些贊美,不僅能溫暖對方,也能拉近彼此的關系。
二、反問話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你在微信群中暢聊,不論是提出一個疑問,得出一個結論還是做出一個決定,下一秒就有人質疑并且反問你。
“你這都不知道?”
“你這個方案能不能行呀?”
“一看就不可靠,你怎么想的?”
滿腔熱情瞬間被他的反問澆滅,讓人不知所措。
這類人自恃高人一等,身邊的人和事仿佛都入不了他的眼。
他們習慣了冷眼旁觀提出質疑,完全不給人留有余地。
作家蕭蕭依凡說過:“所謂情商高,從來不是會說話這么簡單。
而是懂得在什么時候閉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里,保全別人的面子。”
高情商的人,善于傾聽他人的想法,懂得尊重和肯定他人的選擇。
他們明白,貿然質疑別人,其實也是拉低自己。
唯有以平等的姿態和他人相處,才能得到同等的尊重與認可。
三、傷人話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扎心的話說出口,帶給人的傷害是難以磨滅的,哪怕是在微信社交上。
他們喜歡斷章取義,故意扭曲你的意思,習慣性地擠兌你;
明知道你受了委屈心情不好,還會刨根問底批判你的不是。
有人贊賞你時,他要找出你的缺點;有人安慰你時,他要狠踩你的痛處。
這種總把天聊死的人,往往讀不懂別人的情緒,不顧別人的感受。
他們標榜著自己是性子直,說話不會拐彎抹角,說白了其實是情商低。
有句話說得很好:
“最高級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不是會說話,而是替別人著想的善意。”
暖人心難,傷人心易,有時候苦心經營的感情,幾句刻薄沒溫度的話就可以破碎。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不用言語傷人,是成年人之間交往最基本的自律。
四、自夸話
在當下功利的社會,有太多人為了滿足虛榮心,處處立人設,炫優越。
一打開微信,就能看到他自吹自擂,謀求關注。
小小的朋友圈,成了他凡爾賽的“秀場”。
旅行的風景、昂貴的物品、強大的人脈、傲人的成績……
言辭之間的自夸自話,在別人眼里其實是虛浮做作。
沒有謙卑之心,不懂低調做人,這也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因為說過的大話、編過的謊言、修飾過的形象,很容易被人拆穿,讓人看笑話。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
“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是你的時刻想要沖出來出風頭的小聰明。”
內心富足的人,從不夸大其詞炫耀擁有的一切,他們知道,這些并不代表什么,也并不能證明什么。
當你真正有實力的時候,無需任何自夸,自會吸引來欽佩你、稱贊你的人。
有句話說:“說話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很多時候,一個人所謂高情商,不是有多能說會道占盡上風。
而是有同理心共情力,能夠包容理解別人,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所以,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我們一定要學會把話說好。
唯有如此才能收獲好人緣,才能走得更順暢。
批注:
微信聊天也是一種社交,說話同樣要注意分寸。學會尊重別人,言語平和寬厚,態度誠懇善良。那些逞口舌之快的,最后都是沒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