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衛報》曾爆料,烏克蘭不光想對付俄羅斯,還把矛頭指向了伊朗和敘利亞。事情是這樣的,2023年8月,烏克蘭政府給七國集團遞了一份文件,里面直白地說,要是西方給遠程導彈,他們就敢去炸伊朗和敘利亞的無人機工廠。
這不是隨便說說,文件里列得清清楚楚,伊朗的無人機幫俄羅斯炸了烏克蘭多少地方。澤連斯基作為總統,當然是這計劃的背后推手,他平時講話總強調要反擊所有支持俄羅斯的國家。這事一曝光,就讓很多人覺得他的野心不小,本來是保家衛國,現在看起來像是要拉著西方打一場更大的仗。
俄烏沖突從2022年2月爆發以來,俄羅斯用上了伊朗的無人機,這些玩意射程遠,成本低,成了戰場上的常客。烏克蘭情報顯示,從2022年9月起,俄羅斯就從伊朗買了上千架這種無人機,用來炸基輔和其他城市的基礎設施。
伊朗不光賣成品,還幫俄羅斯建生產線,先在敘利亞搞了個工廠,后來轉移到俄羅斯的阿拉布加地區。敘利亞這兒的作用是中轉站,因為它離俄羅斯近,伊朗能通過那兒避開部分制裁。
烏克蘭的文件里提到,伊朗的帕爾欽軍事基地和敘利亞的拉塔基亞工廠是關鍵點,要是炸了這些,就能斷俄羅斯的無人機供應。澤連斯基在各種場合說過,伊朗和敘利亞實質上已經是戰爭參與方,因為他們的援助讓俄羅斯能持續進攻。
為什么澤連斯基要這么干?簡單點說,烏克蘭前線吃緊,俄羅斯的無人機攻擊越來越猛。2023年上半年,烏克蘭就挨了600多場無人機襲擊,炸毀了電廠、醫院和居民區。澤連斯基覺得,光防御不行,得從源頭切斷。
西方給的援助像風暴陰影導彈,能打幾百公里,但要打到伊朗或敘利亞,得要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家伙。文件里烏克蘭直言不諱,說如果伙伴提供必要的武器,他們國防軍就能執行打擊。
這話聽起來挺狠,但從烏克蘭角度看,是迫不得已的反制。伊朗公開否認直接參戰,但事實擺在那兒,俄羅斯的無人機里到處是伊朗零件。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也跟俄羅斯關系鐵,允許伊朗在那兒建廠。
《衛報》2023年9月27日報道了這事,標題是“烏克蘭敦促西方盟友把對俄斗爭提升到新水平,通過針對伊朗站點”。報道基于那份47頁文件,里面有詳細情報,比如伊朗無人機里的電子元件來自荷蘭、德國、波蘭、美國、加拿大和日本,這些東西通過土耳其、印度、哈薩克斯坦等國轉手到伊朗,繞過了制裁。
烏克蘭情報部門從墜毀的無人機殘骸里扒出來的證據,一點不假。報道還說,伊朗的生產遇到了瓶頸,所以才在敘利亞和俄羅斯擴展。這新聞一出,國際上炸了鍋。美國國務院很快就表態,只考慮給導彈用于烏克蘭境內防御,不想卷入更大沖突。歐盟也威脅要禁售違反制裁的公司,但沒提支持打擊伊朗。
澤連斯基的這個想法不是孤立的。他從2022年起就反復呼吁西方提供遠程武器,2023年7月的北約維爾紐斯峰會后,更是直接要射程超過3500公里的導彈。烏克蘭國土東西才1300公里,南北900公里,這種導彈明顯不是只為本土防御。
峰會后不久,就出了這份文件,時機湊得巧。澤連斯基在講話里說過,打擊援助俄羅斯的國家是防御的一部分。他沒明說伊朗和敘利亞,但文件是政府提交的,他作為總統不可能不知道。伊朗和俄羅斯的合作越來越深,2023年伊朗還計劃把無人機生產全移到俄羅斯,幫他們避開西方壓力。
這事牽扯的利益糾葛多。西方援助烏克蘭,主要想消耗俄羅斯,但不想惹上伊朗,那會把中東攪和得更亂。伊朗在中東有代理人勢力,像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要是烏克蘭炸了他們的工廠,伊朗肯定報復,說不定在中東點把火。
敘利亞內戰還沒完,阿薩德靠伊朗和俄羅斯撐著,打擊哪兒等于插手另一場戰爭。德國《明鏡》周刊評論過澤連斯基,說他不滿足現狀,總想要更多。這話有點道理,烏克蘭一開始求援助是防御,現在越來越主動進攻。拜登政府在F-16戰機上拖拖拉拉,就是怕升級沖突。
到2024年,事情有了新進展。美國批準烏克蘭用ATACMS導彈打俄羅斯境內,但有限制,只在哈爾科夫附近。2024年11月19日,烏克蘭第一次用這導彈炸了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軍火庫。
這步走得穩,但離打伊朗遠著呢。俄羅斯和伊朗的合作沒停,2024年底,俄羅斯用上了更多伊朗無人機,烏克蘭挨了近500架的攻擊。澤連斯基抱怨說,烏克蘭成了俄羅斯武器的試驗場。伊朗否認參與,但繼續供貨,敘利亞工廠還在運轉。
進入2025年,俄羅斯在阿拉布加的工廠大規模生產Shahed無人機。烏克蘭情報盯得緊,2025年6月16日,他們用無人機炸了那兒,工廠部分毀了,但沒徹底停產。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說,這是保護烏克蘭基礎設施的必要行動。
俄羅斯報復,加大了導彈和無人機打擊,烏克蘭城市損失慘重。2025年7月的北約海牙峰會,澤連斯基又去要援助,但特朗普政府推談判,避免升級。戰爭到現在,俄羅斯占了烏克蘭20%領土,東部前線僵持著。烏克蘭攔截了不少無人機,但傷亡和破壞沒少。
伊朗和敘利亞的角色越來越明顯。伊朗不光給俄羅斯無人機,還和北韓合作,提供彈道導彈。敘利亞作為橋梁,讓伊朗避開直接沖突。澤連斯基的目標擴展到他們,邏輯上是想斷根,但實際操作難。
西方顧慮多,怕中東亂套。美國在中東有基地,伊朗有代理人,打擊伊朗等于開新戰場。歐盟忙著能源危機,不想多事。澤連斯基的野心大,但現實是烏克蘭依賴援助,西方給多少算多少。
說實話,這事挺接地氣的。澤連斯基不是什么英雄或惡棍,他就是個國家領導人,在夾縫里求生存。俄羅斯入侵,他得想盡辦法反擊。伊朗和敘利亞幫俄羅斯,等于是間接打烏克蘭,為什么不能反制?但野心太大也風險大,拉西方下水容易鬧成世界大戰。
國際社會看熱鬧的多,真正幫忙的少。聯合國安理會討論過,但俄羅斯有否決權,伊朗也喊冤。媒體炒作后,公眾意見分化,有人支持烏克蘭自衛,有人怕升級。
長遠看,澤連斯基的計劃沒實現。如今,戰爭還在繼續,他還在基輔指揮。俄羅斯推進東部,占了阿夫迪伊夫卡等地,烏克蘭抵抗頑強,但難民超690萬,內部流離失所370萬。伊朗繼續供貨,敘利亞低調配合。
西方援助在增加,但遠程導彈給得謹慎。澤連斯基的目標不只俄羅斯,還包括伊朗和敘利亞,這反映了戰爭的復雜性。不是簡單的好壞,而是利益博弈。烏克蘭想贏,得靠自己和盟友,但盟友有底線。
總的來說,這事提醒大家,戰爭不是孤立的。俄羅斯拉伊朗和敘利亞,烏克蘭就想打回去。澤連斯基的野心是生存本能,但太大容易適得其反。西方得掂量,幫烏克蘭是道義,但別把自己搭進去。伊朗和敘利亞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有自己的算盤。整個事像連鎖反應,一環扣一環。希望早點停火,別再擴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