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烏克蘭多個城市爆發自2022年戰爭以來的首次集體抗議,反對議會立法將原本獨立運行的反腐敗局和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變為政府執法機構。
抗議從下午持續到晚上。數千年輕人走上街頭,高喊“否決法案”、“我們不是傻瓜”等口號,宣稱澤連斯基正在將烏克蘭變成俄羅斯那樣的國家。
關于事件的來龍去脈,我在今天早上的文章《烏克蘭多地爆發抗議,以色列外長突然訪烏》中已作了詳細的介紹,點擊標題可以閱讀,此處不再重復。
從當地時間昨天下午發生集會抗議到現在,澤連斯基團隊尚未有人公開作出解釋。
烏克蘭反腐敗局和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是2014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的要求與推動下成立——除了這兩個機構,還有一個“高等反腐敗法院”——目的是消滅腐敗為烏克蘭加入歐盟做準備。
有人認為,澤連斯基簽署法案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其團隊成員免遭腐敗指控,但這個說法不能解釋法案得到反對黨支持的原因。
反腐敗局有官員稱,這是為了阻止針對澤連斯基主要的經濟盟友蒂穆爾·明迪奇的腐敗案件。
這個解釋同樣站不住腳——澤連斯基可以采取直接具體的措施去保護他,根本不必動這么大的手腳,冒著可能被歐盟反對的風險去修改法律。
他在今天凌晨的視頻講話中說了這么一段話——
多年來,逃離烏克蘭的官員不知何故在國外過著平靜的生活——在非常友好的國家,沒有受到任何法律后果。這很不正常。沒有任何合理的解釋可以解釋為什么數十億美元的刑事訴訟多年來一直“懸而未決”。也沒有任何解釋可以解釋為什么俄羅斯人仍然可以獲得他們需要的信息。重要的是這件事發生在沒有俄羅斯人的情況下……
他所說的“非常友好的國家”,當然指的是俄羅斯,這段話顯然還暗示反腐敗局與總檢察長辦公室被俄方滲透得很厲害。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幕后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人們也不必急于下結論,讓子彈飛一段日子再說。
但是,烏克蘭民眾有理由擔心。
一位參加抗議的婦女對媒體說:“我丈夫在前線戰壕里,這不是他們戰斗的目標,這可能會毀掉公民社會十年的心血。”
一名退伍軍人表示:“我們為一個公開透明的政府而戰,但這個決定打擊了為建設歐洲化烏克蘭而奮斗的士兵們的士氣。”
對烏克蘭人來說,他們這么多年來承受的戰爭苦難,就是為了擺脫俄國的影響加入歐洲大家庭。如果烏克蘭的體制再回歸到俄國模式,他們的戰斗與犧牲還有什么價值?
記得在2022年秋天烏軍反攻的時候,我就曾寫過一篇文章,討論澤連斯基勝利之后應該何去何從的問題。
我當時認為:他最好回歸到演藝事業,俄烏戰爭可以為他提供無窮無盡的素材,他甚至只需要本色出演自己就行了。
如果他以抗戰英雄的身份當總統,不排除他也會成為與之博斗的那個人。
當年PT初為俄國總統時,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2010年4月,當他在卡廷慘案70周年紀念活動上單膝下跪時,我曾認為俄國終于走上了康莊大道。
但那一跪竟然成了轉折點,之后的俄國越來越成為它曾經反對的樣子,PT也與那個被他批為魔鬼的人越來越像了。
澤連斯基會不會變成PT那樣的人呢?
《基輔獨立報》在其社論中抨擊說:“澤連斯基總統為了擴大個人權力,選擇破壞烏克蘭的民主制度!”
該評論還認為,澤連斯基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烏克蘭的獨立媒體。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很多烏克蘭人支持這項法案。有一位讀者在該社論下評論說:歐盟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獨立的反腐敗局和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他特別指出:“如果人們不在選舉中評估腐敗官員,也不投票選舉下屆同類選舉——無論國家有多少個獨立/非獨立機構,也無論它們是什么——都不會有結果。”
無論澤連斯基的動機是好是壞,從烏克蘭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來看,即便他想成為那個他與之搏斗的人,也不可能成功。
他最好不要這樣想。
戰爭勝利結束后,當澤連斯基在電影片場忙碌時,他才是一個完整的英雄。
針對民眾的抗議,澤連斯基召集了所有相關部門首腦召開會議,計劃兩周內制定一份聯合計劃,明確“需要采取哪些步驟并將實施哪些步驟來加強烏克蘭并解決現有問題”。
令人欣慰的是,尚未有不恰當的處置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