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里濕熱不除、通路不暢,很多小毛病就會黏上你,久拖不管,病根就扎下了。
我在基層干了二十幾年,見過太多“明明查不出啥問題,卻總覺得不對勁”的人。
有的總是疲憊,一坐就不想動;有的反復口苦口干,怎么喝水都不解渴;還有的睡覺翻來覆去睡不踏實,醒了還是累。看似小事,實則是身體“濕熱未清、三焦不通”的信號。
別光顧著治病,先學會識別身體的“堵點”
想搞懂“濕熱”和“三焦”,先別被這些詞唬住,咱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
身體就像一個三層樓的老房子:上面是“上焦”管呼吸和心腦,中間的“中焦”掌管消化系統,下面的“下焦”是排泄和代謝的通道。
這三層要是水電暢通,人就精神、輕松、活力好。可一旦中間某個地方“堵了管子”,啥問題都能冒出來。
那“濕熱”是怎么回事?說白了就是身體內部代謝失調,多余的水分和熱量混在一起,像鍋里煮粥,黏糊糊的,排不出去。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皮膚出油、長痘、口臭、便黏滯,這就是典型的體內濕熱外泄。
我印象最深的是村里一個四十多歲的木匠,老喊自己“熱得慌”,嘴里發苦,睡覺盜汗,腿腳沉重。跑了幾個地方檢查,沒查出啥具體病,但人就是疲乏沒精神。
我問他平時咋吃飯,他說最喜歡大肉、啤酒、夜宵,晚上還常熬夜打牌。我說“你這不是病,是日子過出了毛病”。后來他聽勸,慢慢調了飲食和作息,人就輕松多了。
身體“濕熱”不排,后果比你想的更廣
很多人不當回事,總覺得不是病就不用管,但這類問題拖著拖著,就會演變成一堆隱患。
最常見的是消化功能紊亂。濕熱困中焦,吃進去的東西不吸收,胃口差、舌苔厚、肚子脹,時間長了還會惹上便秘或腹瀉交替。
還有情緒問題,你可能想不到。三焦不通,特別是上焦堵住,氣血不能上行,大腦供氧不足,人就容易煩躁、易怒、心浮氣躁,動不動就生氣、睡不好。
再往下走,抵抗力下降,濕熱一旦郁久化火,炎癥就多了,鼻子、咽喉、皮膚都容易出問題。
很多人到這個階段,還在拿涼茶、祛濕茶一通猛喝,結果越喝越虛。為啥?因為不分寒熱、不顧體質,亂補亂清,等于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根本沒抓住關鍵。
三個老方法,幫你把身體“通道”打開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60/blog/2150581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3/blog/2150580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4/blog/2150578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62/blog/2150577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9/blog/2150575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6/blog/2150573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8/blog/2150570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1/blog/2150567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3/blog/2150565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7/blog/2150563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9/blog/2150562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2/blog/2150561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4/blog/2150560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7/blog/2150559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6/blog/2150556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8/blog/2150551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5/blog/2150550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1/blog/2150549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4/blog/2150548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2/blog/2150546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3/blog/2150547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7/blog/2150544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9/blog/2150545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8/blog/2150537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1/blog/2150535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6/blog/2150534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5/blog/2150533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52/blog/2150530
https://txc.qq.com/products/762349/blog/2150531
說到底,身體出問題,不是靠一味“吃啥排濕”,而是要讓自己的通路先通起來。
第一件事,動起來。我不是讓你去跑馬拉松,哪怕每天走5000步、做半小時緩慢伸展,也比坐著強。血液流動起來,三焦才有動力運轉,濕熱才有地方排。
尤其是中午吃完飯,不要葛優癱,多站一會、溜達一下,能幫中焦消化分擔不少壓力。
第二件事,吃得清淡點。不是讓你吃草,而是別天天大魚大肉、甜膩炸烤。油膩食物進體內,會讓脾胃“負擔變重”,助長內濕,加重疲勞感。
可以適當吃點粗糧、綠葉菜、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幫助腸胃“自凈”。夏天可以多喝點溫水,不是冰的,不是飲料,是水。
第三件事,睡好覺。很多人濕熱重,晚上睡不踏實,越睡越累。其實是睡眠節律被打亂了。建議每天盡量在十點半前上床睡覺,別刷手機刷到神經興奮。
臥室環境別太悶,保持空氣流通,有助于自我排濕。如果你每天都被“熱醒”“汗醒”,那就該警惕濕熱內擾了。
生活方式才是決定體質的根本,不是喝啥茶有多神
老有人問我,喝啥能“排濕”?我都懶得一一說了,因為大多數人連作息都沒調整,光靠喝點水能解決問題嗎?
我勸你先把生活節奏理順了,再談“調理”。真正能幫你的是生活規律、飲食均衡、情緒穩定、適量運動這些老生常談的事。
別再迷信某種“神食材”,也別把身體問題推給“天氣濕”,你得想想你這日子過得像不像一個“濕熱制造機”。
你要是天天熬夜、愛吃夜宵、又不愛動彈,身體哪有機會把濕熱排出去?說句不好聽的,“你養的不是身,是病”。
別小瞧身體那些“看起來不算病”的信號
很多人來問我:“我沒病吧?就是偶爾不舒服。”可身體不是非得得病才提醒你,它有時候就像一臺老機器,聲音變大了、運行不順了,就說明該保養了。
像什么睡覺出汗、舌苔發黃厚膩、大便不成形、小便發黃有味,這些都可能是“濕熱未清”的信號。
你不理,它不會消失,只會越來越多,像積水堵在管道里,時間久了,問題才真正開始。
我一直說,健康是養出來的,不是治出來的。別等身體拉警報才去改生活,那時候就晚了。
人活一口氣,氣順了,濕熱才能散
你信不信,身體很多問題不是“藥能治好的”,而是靠“你自己活得順不順”。
我常見兩類人,一類人啥都講究,吃飯準點、起居有序、心態平穩;另一類人,三餐不定、情緒爆炸、熬夜成癮。前者少生病,后者老來跑醫院。
所以說,濕熱不排,病根難斷,但你得先讓自己的身體“通”起來。三焦不通,調理啥都事倍功半。把該睡的睡了,該動的動了,該放下的情緒放下,你會發現身體自己會修。
唉,咱說到底,都是為你好。老話說得明白:“莊稼不施肥,不長苗;人不養身,難健康”。別總想著頭疼吃止疼藥、拉肚子吃止瀉藥,那是應急,不是長久之計。
身體是你自己的,調不好,別人替不了。聽我一句勸,從今天起,少熬夜、多走路、飲食清淡點,身上這股濕熱氣,很快就能松動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