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出售所持天水機場相關資產,全國第二大跨省機場集團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機場集團”)或將徹底清倉甘肅民航領域持有的資產。
7月9日,西部產權交易所官網信息披露,西部機場集團擬轉讓其持有的天水機場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水機場資管公司”)22.574%股權,轉讓底價492.8848萬元,掛牌截止日期為7月22日。
而在一個月前的6月9日,西部機場集團就曾掛牌轉讓以上股權,價格為547.6498萬元,但似乎未成功交易,當下掛牌價相比一個月前略有降低。
若交易成功,這將是西部機場集團在甘肅民航市場的最后資產清倉。這家曾經管理覆蓋陜、寧、青、甘四省(區)十多個機場的機場集團,如今正在經歷一場戰略收縮。
轉讓天水機場資產
成立于2015年6月的天水機場資管公司,注冊地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主西路34號,注冊資本4895萬,是一家國有控股的小型商務服務企業。
公司主要業務范圍包括企業管理、投資管理及資產管理,但特別注明不含證券、保險、基金、金融、理財等業務及人才中介服務等。
據交易所信息披露,天水機場資管公司經營狀況不容樂觀,截至2025年3月底,其資產總額1738.23萬元,利潤總額為-38.94萬元。
公司股權結構清晰明了,天水機場建設投資公司持股77.426%,穿透股權背后為天津市國資委,西部機場集團持股22.574%。但如今,第二大股東選擇了全身而退。
根據轉讓公告,天水機場資管公司轉讓標的對應評估值為547.649755萬元,轉讓底價 492.8848萬元。
來源:西部產權交易所官網
交易條件披露,意向受讓方需在公告期內向產權交易所指定賬戶交納56萬元交易保證金,并在被確定為最終受讓方后5個工作日內簽訂股權交易合同,隨后5個工作日內付清全部款項,顯示西部機場集團急于退出。
公開資料顯示,西部機場集團是全國第二大跨省區運作的大型機場集團,其前身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2003年機場屬地化改革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接收榆林、延安、漢中、安康四個支線機場,成立陜西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2004年、2006年,分別與寧夏、青海機場公司實現聯合重組,并更名為西部機場集團公司。
西部機場集團與甘肅民航的結緣始于2012年。當時,甘肅省政府看中西部機場集團的運營實力,將天水、夏河、隴南、平涼等機場委托其管理運營,西部機場集團享有四地機場資產的經營權和收益權。
這段“婚姻”持續了十余年。2015年,甘肅省政府改組成立省民航機場集團,負責省內所有民航機場的建設、管理和運營工作,開始收回省內民航機場的管理權。
到2023年,天水、夏河機場先后退出西部機場集團,回歸甘肅機場集團管理運營,甘肅所有機場實現統一管理運營。
記者查詢西部機場集團直接持股和間接持股的子公司發現,此次股權轉讓,是西部機場集團在甘肅民航領域持有的最后資產,若交易成功或將徹底清倉甘肅民航領域持有的資產。
戰略重心聚焦西安
西部機場轉讓所持甘肅民航領域的資產,或有多重市場因素。
首先是公司當下的經營壓力,據西部機場集團股東之一國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此前轉讓股權的公開披露,2022年,西部機場集團業績下滑明顯,公司營業收入下滑至34.98億元,營業利潤虧損25.12億元,凈利潤虧損26.23億元。
到了2023年西部機場集團業績開始回暖,但依然虧損,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營業收入44.23億元,凈利潤虧損 5.3億元。
因為西部機場集團為非公眾公司,亦未發行過債券,所以沒有公開可查的財務審計信息,無從得知其近兩年的經營狀況,但參考2022年、2023年的經營狀況,以及整體宏觀和行業環境,其當下面臨的經營壓力應該并不輕松。
另天水麥積山機場2024年旅客吞吐量僅50159人次,排名全國第242位。如此小的規模,難以支撐跨省機場集團的運營管理需求。
此情況下,西部機場對天水、夏河、隴南、平涼等機場管理運營已經移交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與甘肅民航領域有關的公司多已經注銷,只剩天水機場資管公司,該公司經營狀況為虧損,對西部機場集團而言,實屬“雞肋”。
最重要的是,隨著咸陽國際機場三期建設運營,西部機場集團似乎正將資源和戰略中心聚焦于西安,強化核心樞紐功能。
來源:VCG211559055923
西部機場集團是全國第二大跨省機場集團,僅次于首都機場集團。其管理的機場覆蓋陜、寧、青三省(區),形成以西安機場為核心,銀川、西寧機場為兩翼,10個支線和3個通用機場為支撐的機場集群。
該集團旗下擁有西安咸陽、銀川河東、西寧曹家堡三個干線機場。其中西安咸陽機場2024年旅客量達4703萬人次,全國排名第11位,貨郵量近29萬噸,排名全國第16位。這是西部機場集團當之無愧的核心資產。
目前,西部機場集團重心似乎正在回歸和聚焦西安,特別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投建運營。該項目對支持西安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意義重大。
對于轉讓上述資產事宜,記者亦致電西部機場集團,并發去采訪提綱,對方表示相關業務部門不接受采訪,以公司公開公告為準。
跨省托管模式退潮?
西部機場集團轉讓股權,誰會接手這部分資產?
此次股權轉讓信息披露期自7月9日至7月22日。按計劃,22日是信息披露最后一天,因為西部機場集團方并未接受采訪,所以尚不清楚此次股權是否轉讓成功,以及若轉讓成功最終誰會接手。
從資產性質看,天水機場資管公司的近2000萬資產是與機場相關的資產,因此大致有幾種可能性:若由甘肅民航集團或天水機場建設投資公司接手,能發揮相應資產價值,也利于甘肅民航資產的整合。
若非大股東方接手,則有可能為民航領域的財務投資者或者產業投資方。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機場集團所管轄的甘肅支線機場移交給當地機場集團,以及此次轉讓甘肅民航領域的資產,背后行業趨勢是機場的跨省托管模式正在退潮。
機場的管理模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本省、本地組建機場集團來管,另一種是許多地方將本地機場交給這些大型機場集團來管。
國內機場集團以省內機場為主構建,跨省機場集團其實并不多見。除首都機場集團和海南機場集團外,西部機場集團是全國第二大跨省機場集團。
但近年來,機場脫離跨省集團回歸地方管理的趨勢日益明顯。蘭州中川機場、宜昌三峽機場脫離海航機場集團,重慶江北機場、內蒙古機場集團脫離首都機場集團等案例不斷涌現。
跨省機場托管模式曾被視為整合資源、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但在實際操作中,地方訴求與跨省集團戰略的沖突、屬地化管理難題、地方經濟發展與機場運營協同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
加之國家層面對省級機場集團賦能,2020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推動省級機場集團整合”,2025年“十四五”收官加速地方自主管理落地。
另地方發展自主權訴求升級,省級政府要求機場規劃與區域經濟深度綁定,如內蒙古定位“向北開放橋頭堡”,湖南岳陽三荷機場承擔“長江經濟帶空中門戶”職能。而省級一體化管理可打通資源調配壁壘,更好賦能地方經濟。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省內一體化與海南領銜的島嶼協同模式將成為主流,而跨省合作將聚焦樞紐聯動、貨運網絡等垂直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