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聲稱,俄羅斯目前正在使用的誘餌無人機的零部件100%由中國制造。雖然俄羅斯的武器長期以來一直使用來自中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零部件,但這很可能是首次發現一款完全由中國零部件組成的俄羅斯無人機 。
本文是美國《戰區》網站的一篇專欄文章,作者是Howard Altman,由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由于本文作者為美國人,所以部分認知與實際情況不太符合,請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譯此文章只是為了轉述外國人員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據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稱,這種無人機是俄羅斯用來壓垮烏克蘭防空系統的新型誘餌,采用三角翼設計,外形與伊朗的“見證者-136”自殺式無人機相似,但體積更小。除了充當誘餌外,這種無人機還可以攜帶重達15公斤的彈頭。
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旗下“戰爭與制裁”(War&Sanctions)項目的調查,“這款新型無人機的所有組件和模塊都來自中國”。“戰爭與制裁”擁有一個大型數據庫,里面追蹤了數千種出現在俄羅斯武器中的外國零部件。
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至少回收了兩架這種無人機,其中第二架搭載了兩個來源不明的部件。第一架無人機中將近一半的零件來自雷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CUAV Technology),這些零件包括一個帶自動駕駛儀的飛行控制器、導航模塊和天線,以及一個帶導向管的空速傳感器。
根據雷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官方介紹,曾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廣州市科技小巨人企業”等稱號,專注于開源無人系統技術,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
雖然雷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10月曾宣布限制向烏克蘭和俄羅斯供應產品,但這些零部件還是被發現。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指出,明確的目標是防止這些產品用于軍事用途。然而,俄羅斯在2023年展示了一款據稱自主設計的垂直起降無人機,結果發現這是雷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并且可以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上買到現貨。不過,此次的新型誘餌無人機不同,這不是現成的采購產品,而是而是一種新的自主生產方法。
《戰區》無法獨立核實這些說法,我們已經聯系了雷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和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后續將補充更多信息。
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的這項發現正值俄羅斯依賴中國無人機技術之際,特別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上個月,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發現俄羅斯在蘇梅地區使用的V2U蜂群式無人機,已經具備自主搜索和選擇攻擊目標的能力。V2U無人機搭載了中國瀝拓科技A203微型計算機以及帶有美國英偉達Jetson Orin模塊的中央處理器。我們此前就曾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將使無人機殺傷力大幅提升。
俄羅斯還依賴中國提供的線軸組件,延長光纖控制無人機的飛行距離,使這些武器的射程能夠達到50公里。這一能力為俄羅斯的無人機系統提供了巨大優勢,因為光纖控制不僅能夠避免電子干擾,還能克服地形對無線電控制的影響。
總體而言,這種新型誘餌無人機只是俄羅斯依賴外部零部件制造武器的一個例子。此前,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回收的無人機中零件來源更為多樣。
例如,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在一架被擊落的俄羅斯“見證者-136”自殺式無人機中發現了許多外國零部件,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瑞士、荷蘭、德國和日本。此外,在最近才開始亮相的 S-8000巡航導彈中,也發現了大量由這些國家生產的零部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