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科給我的印象就是不服輸,人不怕失敗,也不怕犯錯,他最好的就是從錯誤中認識到再成長起來。”
這就是蔡振華在參加“張繼科杯”開幕式時對愛徒的評價。
話里雖提“犯錯”,字縫間卻滿是護犢情深。
這位執(zhí)掌國乒多年的傳奇人物,竟親自為弟子站臺,這份力挺足以說明分量。
一場賽事,也讓張繼科的真實人品在聚光燈下徹底得到印證。
而愿意為他撐腰的,又何止蔡振華一人。
不止蔡振華一人撐腰
早在今年六月,“張繼科杯” 的消息便已悄然傳開,吊足了球迷胃口。
待賽事流程正式公布,更是讓無數乒乓愛好者眼前一亮。
尤其蔡振華這三個字的出現,無疑為整場賽事鍍上了一層厚重的星光。
世人多知劉國梁執(zhí)掌國乒多年。
卻未必人人清楚,這位“不懂球的胖子”正是蔡振華一手帶出來的愛徒。
當年叱咤乒壇的“五虎將”,也是在他的悉心打磨下,才成了令對手聞風喪膽的王牌之師。
還有后來的三劍客以及樊振東都是他梯隊建設內的人才。
而張繼科,也是他的愛徒之一。
早年的訓練館里,他常親自握著球拍給張繼科指導。
大賽場邊,他總在觀眾席一隅靜靜端坐,目光追隨著愛徒的身影默默助威。
這一次,他更親赴現場宣布張繼科杯開幕。
訪談環(huán)節(jié),他對愛徒的夸贊更是毫不掩飾:
“張繼科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最短的時間實現了大滿貫,開創(chuàng)了歷史,創(chuàng)造了奇跡?!?br/>
要知道,此時的張繼科因“照片事件”深陷輿論旋渦爭議未定、前途未卜。
蔡振華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是在力挺徒弟。
更耐人尋味的是,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門口的那張訓練照。
將已淡出聚光燈許久的張繼科與現任掌門人的照片一同陳列。
其中的深意,不禁讓人多了幾分琢磨。
這顯然是對這位445天最快大滿貫得主實力的無聲致敬。
哪怕已經過去了13年,他在乒壇創(chuàng)下的傳奇依舊分量不減。
而從乒乓球運動的推廣維度看,張繼科這三個字本身,就是最鮮活的招牌。
這場賽事背后,馬龍與樊振東的支持更顯厚重。
在獒面前,龍始終帶著一份難得的謙遜。
他直接肯定對方是里約周期的一號球員。
要知道,2016年拿到奧運男單金牌的是他。
直到2017年蟬聯世乒賽男單冠軍后,馬龍才坦言,自己終于不用再仰視張繼科了。
而在杭州亞運會期間,距離好兄弟負面消息曝光不過數月。
馬龍仍毫無避諱地聊起與繼科兒搭檔雙打的過往,那份坦蕩,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張繼科也曾在直播時表示:
“我只看馬龍一個人打球,他的技術先進且合理。”
并肩作戰(zhàn)多年,兩人之間的感情無須質疑。
而樊振東也是跟在三劍客身后成長的球員。
張繼科也是很看好這個后輩。
2024年對方在巴黎男單奪冠之際,他也是第一時間送上祝福。
近期,他被問及要不要邀請小胖出席“張繼科杯”,他也優(yōu)先考慮到對方的訓練。
還直言等對方不參加一線的賽事后再邀請。
更讓人動容的是,馬龍與樊振東主動提出要為賽事錄制加油視頻。
可張繼科顧慮到自己正處于輿論焦點,怕這份心意反倒給他們招來非議,最終婉言謝絕。
但這份未曾宣之于口的默契,早已道盡“龍胖”對“獒”的力挺。
除了球隊內部的力挺,人民日報也對 “張繼科杯” 進行了詳細報道。
從推廣乒乓球到為乒乓球挖掘好苗子,字里行間都是對這場賽事的肯定。
這份來自權威媒體的關注,無疑是對他多年深耕乒乓領域的又一份認可。
那為何他能得到多方的撐腰呢?
張繼科的真實人品
最有說服力的莫過于成績單。
正如肖戰(zhàn)教練所言:
“每次隊伍需要有人站出來頂上去,他永遠都在?!?br/>
張繼科的崛起還要從08年奧運會后說起。
此刻的肖指導終于可以專心培養(yǎng)他了,他也狠狠抓住了“上大師課”的機會。
那年11月的全錦賽男單賽場,他一連戰(zhàn)勝巔峰期的二王一馬三人,正式成為主力的一員。
他終于不用擔心隊伍不再培養(yǎng)他了。
當然了,他的巔峰期始于2010年。
那一年,他勇奪世界杯男單銀牌、全錦賽和亞洲杯的男單金牌。
更重要的是,他在二王一馬三人稱霸、馬龍許昕展現出超強競爭力之際,拿到了“直通莫斯科”的名額。
尤其是以4比3贏了馬龍的那一場,連肖指導都贊嘆他在關鍵時刻球技太硬了。
成功拿到名額的張繼科也沒有辜負隊伍的期望。
團體賽決賽開賽前夕,隊內一號選手的球拍被檢測不合格。
這也讓王皓的心里沒了底。
所以他沒有給劉國梁一定能贏的答案。
于是,開賽前5分鐘,他決定起用張繼科打第三場。
獒則給了他當然想上的答案。
在國乒對德國男乒戰(zhàn)至1比1平時,是他將比分擴大至2比1。
隨著馬琳贏下第四盤,隊伍終于走出了女隊失利的陰影,成功奪冠。
除了穩(wěn)穩(wěn)接住劉國梁拋來的機會,他還成為了第一個拿到鹿特丹世乒賽單打資格的人。
賽場上,他連續(xù)遭遇朱世赫、王勵勤、波爾等人,可他能強勢一路晉級。
決賽前夕,肖指導告訴他這是最好的機會。
最終,他戰(zhàn)勝王皓,首次開辟大滿貫“拼圖”。
更讓人叫絕的是,他能將這樣的超高競技狀態(tài)保持到2014年。
2012年倫敦奧運會后,他就以445天的成績拿下大滿貫。
不僅證明了自己,也狠狠震懾了外協(xié)選手。
三大賽五連冠的含金量可不是說說而已。
那句“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至今還讓人振奮不已。
還有他在里約以“殘血”狀態(tài)守半區(qū)的情景,也讓人難以忘記。
那一次次扶著腰站起來的模樣,都是他為國爭光的證明。
劉國梁也贊嘆他8個三大賽不輸一場外戰(zhàn)。
他也給出了超高評價:
“馬龍贏在細節(jié),繼科勝在格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和隊友的情誼。
對馬龍,他是棋逢對手的勁敵,更是惺惺相惜的戰(zhàn)友。
對小胖這樣的后輩,他也滿是欣賞之意。
正是這份對隊友的尊重、對后輩的扶持、對團隊的擔當,讓他在“張繼科杯”前后,收獲了從球隊到昔日隊友的一致力挺。
人心向背,從來都藏在這些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里。
再看他退役后的種種行為。
大家對乒乓球賽事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世乒賽等專業(yè)賽事上。
就算是含金量稍低的WTT賽事,也是匯聚了各個協(xié)會的高手。
而“張繼科杯”的規(guī)格在按國際最高標準籌備的基礎上,在參賽資格上卻沒有過高限制。
只要是乒乓球愛好者,不論什么水平都可以參加。
這就是推廣乒乓球全民化的最好證明。
此外,他還積極開設相關課程。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今年不少學生都紛紛向他報喜。
其中,就有考上北大的。
還有他開設的暑假班,也是助力青訓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在如今國乒男隊梯隊建設不太穩(wěn)定之際,他無疑是在為眾多青少年搭建平臺。
這也可以理解人民日報大方報道并且點贊此事了。
蔡振華也希望能出現下一個張繼科,只有參與的人多了、球員熱情大了,才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人才。
這一切的一切都足見張繼科的人品。
結語
當“張繼科杯”的最后一球落地,我們終于看懂:
那些力挺,無關流量,無關爭議,只關人品。
他對隊友的護、對后輩的愛、對乒乓的癡,早已刻進骨子里。
如今,他帶著這份赤誠深耕青訓。
就像一顆種子落進泥土,或許不會立刻開花,但總有一天,會結出讓乒乓更熱鬧的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