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南京正式“入伏”,連續多日最高溫超過35℃。高溫天氣下,車輛長途行駛時爆胎、水溫過高、電瓶虧電等意外多發,對此,南京交管部門發布夏季行車安全提醒,呼吁駕駛人加強車輛檢查,注意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高溫天長途行駛預防車輛爆胎
6月起,高速公路上爆胎警情明顯增多。從爆胎車輛類型來看,營運車輛占六成以上,因營運車輛行駛里程較長,輪胎磨損較嚴重,司機或車主往往圖省錢或忽略安全保養,輪胎更換不夠及時,高溫下長途行駛容易發生爆胎。
而爆胎的營運車輛中,貨運車輛又占多數。從爆胎發生時間上來看,10時至22時期間爆胎居多,此時路面溫度較高。進入七月以來,僅機場高速便幾乎每日都有2—3起爆胎事故,所幸交警均及時處置,未引發二次事故。
7月4日中午,南京交警高速五大隊接到群眾報警稱,在機場高速北向南9公里處,有一輛面包車側翻。接警后,巡邏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處置。因側翻車輛變形,駕駛員還被卡在駕駛室內。民警分工合作,一路迅速設置警示標志,疏導過往車輛,一路聯系消防和120及清障部門前來處置,并查看駕駛員情況,現場駕駛員意識清醒。隨后民警聯合消防、120工作人員將駕駛員救出并送由120救護車前往醫院治療。經詢問,駕駛員稱其送飲料及方便面去祿口某商店,右后輪突然爆胎,其慌亂中操作不當導致車輛失控側翻,所幸人沒有生命危險。
南京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夏季高溫出行前務必檢查車況,遇爆胎時應緊握方向盤并采取制動措施,避免急打方向引發事故。
老舊車輛一定要注意夏季養護
不僅僅是“燙腳”容易爆胎,高溫天許多老舊車輛還“喘不上氣”,持續高溫行駛狀態下水箱容易“開鍋”拋錨。7月14日15時許,南京機場高速由南向北11公里處發生一起貨車拋錨警情。南京交警高速五大隊接警后迅速處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民警發現,該黃牌貨車行駛中因水溫異常升高導致“水箱開鍋”,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被迫停靠應急車道,現場該貨車駕駛員竟用一些樹枝和一個塑料桶當做警示標志。民警當即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叮囑其要隨車攜帶警示標志并依法對其進行處罰。經初步檢查,車輛拋錨原因為冷卻液不足,加之高溫天氣下長時間行駛,散熱系統不堪負荷。所幸處置及時,未引發次生事故。
夏季人要防暑,愛車同樣也要注意“防暑降溫”,廣大駕駛員朋友要重視車輛夏季養護,三角警示牌一定要隨車攜帶,以便不時之需,遇故障及時報警求助。
新能源車電量消耗不同于平時
夏季用車使用空調制冷負擔大增,新能源車輛的電量消耗也顯著加快,尤其在高速行駛時更易引發電量耗盡的意外狀況。數據顯示,6月以來,機場高速已接到10起因電量不足拋錨的警情,且多集中在中午12時至下午4時高溫時段。
7月3日21時許,高速五大隊民警巡邏至寧宣高速37km處,發現一輛新能源小車停在應急車道上,駕駛員在車后來回走動,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民警立即停車并設置安全防護措施。經詢問,駕駛員稱其送朋友從無錫前往祿口機場,看車輛剩余可行駛公里數覺得電量是夠用的,因途中空調持續開啟且高速行駛,沒想到在距離機場不足10公里時電量耗盡拋錨。民警迅速聯系救援部門將車輛拖離,所幸及時處置未引發交通事故。
南京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出行前應檢查電池狀態,確保電量充足,如途中遇電量不足時,及時停靠應急車道并設置警示標志,立即報警求助。夏季行車,新能源車主務必重視續航管理,確保安全出行。
天熱促“困”添“躁”放大駕駛風險
夏季高溫天氣持續,不僅車輛故障風險增加,駕駛員的體力和精力也在經受考驗。7月11日8時許,一輛網約車在機場高速追尾前車后又撞上護欄。據現場民警介紹,事故發生時,該網約車行駛至機場高速18公里路段時追尾前方紅色小車,隨后失控反彈撞上護欄。網約車駕駛員承認,身體不舒服,行車時出現短暫“瞌睡”現象,導致車輛失控。
南京交警提醒:夏季天氣炎熱,長時間駕駛易導致疲勞,反應能力下降,事故風險上升。駕駛人應增加休息頻次,確保行車安全。尤其營運車輛駕駛員應對自身和他人安全負責,杜絕“硬撐”開車。
據高速五大隊數據統計,7月份以來路面“鬧矛盾”警情有所增長,其中多數集中在午間高溫時段(11:00-15:00),40%的涉事駕駛員承認“天氣炎熱導致情緒急躁”。
7月8日,吳某報警稱,在機場高速被人攔停指責。經調查,駕駛人張某承認因趕時間情緒失控,認為前車吳某行車水平不佳,竟在車多緩行時停車上前斥責。最終,民警依法對張某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并進行嚴厲批評教育。
交警提醒,高溫天氣易放大情緒壓力,但行車過程中務必保持冷靜,切勿因一時沖動做出危險行為。如在路面“鬧脾氣”,將面臨法律的嚴懲。
通訊員 楊萍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瑞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