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是關于郎朗的故事,全片用了郎朗和他爸爸郎國任的真名,很多事件也是真實的,但鏡頭語言和藝術處理非常大膽,甚至有些魔幻、荒誕。
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經常就會發出疑問:這是真的嗎?
逼著孩子彈琴,要么跳樓要么吃毒藥,一個飛腳把孩子鏟了一個360度大回環,險些墜樓?
郎朗學彈鋼琴,湯姆貓是啟蒙大師,一開始是四根手指彈琴?
來到北京求學,郎朗的第二個老師歐亞跟個神經病一樣,各種折磨羞辱郎朗?
雷佳音飾演的賣西瓜的叔叔會武術,最后郎朗也學會了一個翻跟頭落在鋼琴琴凳上?
郎朗在德國偶遇還在媽媽肚子里的吉娜?
諸葛伯樂大師和郎朗的父親搶孩子,結果郎爸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在克魯茲音樂學院打擂臺,錯一個音就被扔進水池?
在愚人節這天,郎朗和爸爸被同學戲耍整蠱?
郎朗在能定其生死的關鍵人物阿倫伯格的T恤上簽名?
父子吵架,爸爸離家出走又突然出現,幫助郎朗爭取到頂替尼古拉斯上場的機會?
還有各式各樣的奇葩人物,比如歇斯底里的歐亞老師,有著愛因斯坦一樣發型的王子曰老師(葛優),留著憂郁長發的楚中天(王傳君)……這所有的一切,都會讓人產生幻覺:
這些故事、這些人,都是真的嗎?
好像一場大夢!
也太傳奇了吧!也太瘋癲了吧!也太飛了吧!
縱然離奇古怪,但不得不說,作為觀眾,我們都看的很爽!
一個真實的人物傳記,拍出了魔幻片的風范,延續了姜文一直以來的個人風格。
平靜下來,我們來看郎爸和郎朗的故事,能給我們什么啟發?
首先,我說積極的一面。
就是郎爸對于郎朗的愛太偉大了,一個父親如此的托舉兒子,寧可舍棄自己的人生,辭掉工作、離開家鄉、撇下妻子,就全心全意的護航、陪伴兒子,為其鋪路、為其謀劃,傾其所有將孩子培養成世界鋼琴大師。單憑這一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得頂禮膜拜、發自真心的佩服。這個世界上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能做到像郎爸這樣的,屈指可數,甚至是絕無僅有。
而且郎爸的這種托舉陪伴、保駕護航是非常有質量的,層級很高,我們一般人都做不到。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認知!有些父母也許愿意花錢、花時間,但不一定有郎爸這樣的認知高度,他是真的能從專業的領域給孩子一些引領和指導的。就比如諸葛伯樂大師和郎爸搶郎朗這一段,就能看出來郎爸的心氣之高、眼界之高、運籌帷幄之高,都不是一般人能夠企及的。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當孩子拿到那么多世界冠軍之后,尤其還有大師提攜,可能真的就會順著大師的意思,把孩子的未來托付給大師,自己功成身退。但是郎爸沒有,他看到了郎朗的無限可能,也看到了天花板之上的世界。他要的不是讓孩子成為大師的附屬品,而是要讓孩子自己成為大師、甚至超越大師!
“爸爸才是總設計師,大師都是臨時工“這是何等的霸氣和野心啊!
“一竿子插到底”,跳過大師,直接去考全世界公認最難考的克魯茲音樂學院,這又是何等的遠見!
“我的兒子不只是天花板,還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物!”這可不只是有野心這么簡單,敢想也要建立在對這個領域充分了解、對兒子充分信任的基礎之上。
所以,郎爸給我的最大啟迪是,如果想要托舉幫助到孩子,你可以沒錢,也可以沒有權勢地位,但一定要有極高的認知、全面的信息、足夠的專業知識以及超級強大的心理素質。
咱就假設,如果你都不知道克魯茲音樂學院,你都不了解相關鋼琴曲的專業知識,你怎么幫助孩子做決策?
于是我想到海淀的學霸、雞娃和虎爸狼媽,這些孩子之所以優秀,真的離不開父母的辛勤付出,從小就陪孩子去上奧數課,孩子聽講,父母也做筆記學習,然后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才能去六小強;他們在認知上、對內部信息的掌握上、對數學等學科的鉆研上,真的吊打我們這些普通人,所以別人家的孩子能考上清北都是有原因的!
“成功是1%的天才加上99%的努力”,即便是郎朗,如果沒有刻苦瘋魔的訓練,也不可能成為世界頂尖鋼琴大師!
郎爸讓郎朗上最好的學校,一次次的試錯、冒險、練習、實踐、鍛煉心理素質,這一點也值得肯定!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郎爸身上的負面傾向。
郎爸和郎朗的成功雖然令人羨慕,但并不具備可復制性和可操作性。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神童,也不是每個父母都能狠下心來,對孩子狠,對自己也狠。就比如用跳樓和吃毒藥的方式逼孩子彈琴,試問有幾個父母能做到?
從我們普通人的眼光看,郎爸是有些魔怔的,PUA大師,NPD,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有時候霸道粗魯、過河拆橋。
這種“我執”、“自大”、“狂妄”的模式并不適合所有家庭所有人。
最關鍵的是你家孩子也得是那塊料!
我們必須承認,郎爸狠的前提和底氣,也是郎朗確實是個天才,換成其他孩子你試試,但凡沒有天賦的,或者心理素質薄弱的,可能早就被逼瘋甚至逼死了!
所以,我也非常欣賞姜文把這部電影拍成很魔幻很荒誕的風格,其實也在間接的告訴大家,這不過是一場大夢!別太當真!
就比如郎朗自己,他現在絕不可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你行!你上”說的是一種精神,但也是實實在在的叮囑!
自己在上場之前都問一問自己,到底行不行?
行,你再上!
不行,真的別強求硬上!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不一樣的花期。
所以大家看了這個電影之后,還是要理性面對自己和自家孩子,不要拔苗助長,不要強逼硬推,還是要看孩子到底適合什么,并且遵從孩子的意愿,讓TA成為自己本來的樣子!(就比如郎朗,他骨子里是真的熱愛彈琴,也有這方面天賦)
望子成龍可以理解,但確實要先問問自己:
孩子真的是龍嗎?
你自己是龍嗎?
再有一點,從郎朗的角度講,他雖然成為世界級的鋼琴藝術家,但是他的童年缺失了很多同齡人的快樂,他的人生也有很多缺憾(比如和媽媽相處的時間很短),他的人格也不見得是健全完整的,其實電影里也有所表現,青春期的郎朗依然是傻楞傻楞的,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他從小就被爸爸封禁在鋼琴的世界里,鋼琴以外的事情,他可能什么都不懂。爸爸成就了他,但也可能禁錮了他。他長成的是真正的郎朗,還是爸爸想讓他成為的郎朗?
所以凡事都有利弊,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永遠不要羨慕別人!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相信自己!成為自己!我行,我上!
作者:藍雨星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