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近有了個動作:整治屏幕中的形式主義,翻譯一下,就是公務活動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多PPT了。
作為長期以來對PPT這個東西深惡痛疾的PPT受害者,我對于此事非常贊成,并建議應在全國推廣,甚至是全球。
如新聞里面提到的,PPT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要花很多錢,每頁PPT都要成百上千的。
流行PPT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官場、國企、事業單位,后來這種風氣也蔓延到了大學身上,好像做不了一個漂亮的PPT,就說明你對于這個話題缺乏全面的理解一樣。
近些年,PPT這東西能夠在中國遍地生根,本質原因正是因為很多工作負責人是向上負責的,PPT呈現的好看,直接決定了匯報人在甲方、領導或是老板、導師心中的印象,但是究竟工作做的怎么樣,那就鬼知道了。
但是很多人的確更愿意把時間花在這個上面,因為實際的工作如何,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讓領導滿意才是更重要的。
我很懷念之前的黑板以及脫稿演講的年代,那個時候,演講者給人的姿態是很開放的,他必須對于十分懂得這個話題,才能夠清晰地用自己的語言來講給對面的人,而且可以被打斷,話題可以隨時即興改變或者延展,無論對方的地位比他高還是低。
“對上負責”的傾向,卻讓一些人依賴上PPT這東西了。它的特點無它,模板好看,同時可以對著文字念,不用擔心出錯。令人懊惱的是,其實念PPT的做法,對于聽眾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折磨。信息量就那么點,非要做個幾十頁的PPT,誰的時間經得起這么糟蹋?
PPT的發明者叫丹尼斯·奧斯汀,是個美國人,一開始做了個小的軟件公司,后來這個產品被微軟注意到,就被收購了。所以這原本就是個辦公的小工具而已,本應該跟Excel是一個級別的,甚至考慮到數理運算和圖表繪制能力,還不如Excel。但是怎么極少見到人們在跟領導匯報的時候,打開Excel,用數據說話呢?
在真正愿意思考,搞發明創造的人眼里,PPT就是個很形式化的很雞肋的玩意,浪費時間,徒有其表,這本不應該成為正式社交的必備儀式。
周鴻祎就很厭煩PPT,曾經說過:“我特別反感只打嘴炮或者不干活的管理層,管理層只會動嘴,扮演一個二傳手的角色,啥事不干都分給下面人干,自己拿著下屬準備好的PPT,在會上巴拉巴拉一說,功勞都變成自己的,這種人對公司特別有害。”
PPT取代了學習和思考,讓聽眾(包括領導),似是而非地了解實際工作。很多決策容易變得很飄,不落地,這正是癥結所在。
喬布斯也在傳記里面提到他討厭人們用PPT演示來代替思考。亞馬遜,美的、名創優品等企業,也都鮮明地限制了PPT在企業內部的使用。
限制PPT,其意義不僅僅是可以省錢,節約勞動力。更是會給那些體制里只會邀功的“二傳手”們制造難度,逼迫他們非得了解一些基層工作,才能說出點真正的見解,這或許有些理想主義,但是如果繼續讓PPT被過度使用,將會帶來真正的認知上的割裂:
我們明明待在同一個地方,為何你看到的那么美好,而我看到的竟是那么不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