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阿爾瓦雷斯當地時間7月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中新社報道,阿爾瓦雷斯表示,目前在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的傳播,約550萬人面臨這種病毒風險。該病毒的傳播可能引發大范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她表示,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
阿爾瓦雷斯介紹,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有約1/3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該病毒在孟加拉國、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亦出現傳播。近日,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也報告了基孔肯雅熱輸入性病例,并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世衛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控制病例發展,并限制感染人數。當前,該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并擴大監測范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
據世衛介紹,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過受感染的黑斑蚊叮咬傳播。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癥狀,大多數患者感染后可完全康復,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目前,尚無針對該疾病的特效治療方法與廣泛普及的疫苗,臨床主要通過使用退燒和鎮痛藥物來緩解相關癥狀。
世衛提醒,由于傳播該病毒的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所以可以通過使用驅蟲劑并穿著長袖衣物加以預防,還可通過清空并清潔盛水容器、噴灑殺蟲劑等方式控制蚊媒繁殖。
佛山確診超兩千例,粵港澳加強聯控基孔肯雅熱
廣東佛山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后,粵港澳三地加強聯系控制病毒傳播。
綜合《星島頭條》《明報》等港媒消息,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7月22日表示,佛山爆發基孔肯雅熱蚊患后,廣東、香港、澳門三地的衛生當局保持緊密聯系,按照風險評估采取適當的防控措施,預防基孔肯雅熱在香港傳播。
負責人表示,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星期三召開會議,檢視蚊患最新情況及各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
據報道,澳門上星期五發現首例肯雅熱確診個案,患者于病毒潛伏期進入澳門;香港暫未發現相關病患。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隨著夏季氣溫及雨量上升,香港蚊患情況預料會加劇,將在各口岸加強巡查,市民應時刻做好防蚊控蚊及個人保護措施。已通知各醫院提高警惕,加強監測與預警。
據佛山星期二下午最新通報,截至星期一,佛山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佛山多個區縣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各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發病。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