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臺分享了一段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視頻中,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被逮捕。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將美國復雜的政治矛盾再次推到臺前。特朗普緣何發布這樣一則視頻?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政治博弈?民主黨是否真的陷入困境?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于當地時間18日披露重磅證據。美國情報界在2016年11月總統選舉前的數月內,曾一致認為俄羅斯既無干涉選舉的意圖,也無相應能力。12月7日,時任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還明確表示,“外國對手沒有利用針對選舉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改變總統選舉結果”。但僅僅兩天后的12月9日,白宮召集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成員討論俄羅斯問題。會后,克拉珀助理發郵件要求情報部門按奧巴馬要求,給出一份新情報評估,詳述俄羅斯“為影響2016年大選而采用的工具和行動”。
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和國土安全部等均參與其中。加巴德稱,此次公布信息表明,2016年美國政府最高層官員策劃了“叛國陰謀”,相關人員都應接受調查和起訴,她正將所有文件提交給美國司法部。這一指控若坐實,無疑將是美國政治史上的驚天丑聞,奧巴馬政府的聲譽也將受到重創。
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通俄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被指與俄羅斯勾結,影響選舉結果。可從情報演變來看,疑點重重。起初情報界認為俄羅斯無干涉選舉意圖和能力,之后卻突然出現俄羅斯幫助特朗普勝選的情報評估,且該評估基于不可信的捏造信息。這份矛盾的情報引發后續數年調查、彈劾等事件,不僅讓特朗普政府深陷輿論漩渦,也加劇了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局勢。米勒經過近兩年調查后判定,沒有證據顯示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存在犯罪共謀。這也讓不少人對“通俄門”事件的真實性存疑,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勢力操縱情報,誤導公眾,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特朗普發布的這段AI視頻,時長45秒。視頻中,先是特朗普與奧巴馬一同坐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隨后奧巴馬在特朗普經典競選歌曲“YMCA”伴奏下,被特工摁在地上戴上手銬,特朗普則在一旁咧嘴大笑。視頻最后,奧巴馬身著橙色囚服身處牢房。該視頻在多個社交平臺廣泛傳播,引發巨大爭議。特朗普此舉,一方面是對加巴德指控奧巴馬政府的一種呼應,借視頻表明奧巴馬應受到法律制裁;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在“通俄門”事件中所受委屈的一種宣泄,通過這種極具沖擊力的視頻,向公眾傳遞他才是受害者的信息,試圖扭轉輿論風向,鞏固自己的支持陣營。其支持者一片歡呼,有人呼吁“司法部長帕姆?邦迪,請讓這成為現實”,稱贊該視頻是大膽的政治進攻。
特朗普發布視頻時間節點也頗為微妙。當下,愛潑斯坦案調查結果備受關注,這一案件牽扯眾多權貴,特朗普也深陷其中。此時發布“奧巴馬被捕”視頻,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在轉移公眾對愛潑斯坦案的注意力。從政治層面看,2026年中期選舉漸近,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需為選舉布局。打擊民主黨核心人物奧巴馬,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民主黨的選情,為共和黨中期選舉造勢。特朗普希望借這一事件,激發共和黨選民的熱情,同時分化民主黨的支持者,從而在選舉中獲取更大優勢。
特朗普和奧巴馬(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和加巴德的指控,民主黨迅速做出反擊。他們指出,這是特朗普在愛潑斯坦案調查結果公布后,為轉移公眾注意力而進行的政治操作。民主黨認為加巴德的解密文件存在“選擇性”,是為迎合特朗普政治需求。他們引用情報人員與參議院調查人員的報告,稱盡管俄羅斯黑客曾試圖探測美國選舉系統,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更改選票,以此反駁特朗普和加巴德關于奧巴馬政府偽造情報推翻特朗普勝選結果的說法。雙方各執一詞,使得事件愈發撲朔迷離,也讓美國民眾難以判斷真相究竟為何。
奧巴馬(資料圖)
此次事件讓美國兩黨矛盾進一步激化。特朗普與奧巴馬作為兩黨代表人物,他們之間的沖突象征著兩黨深層次矛盾。這種矛盾已不僅僅是政策分歧,更涉及到政治權力、政治聲譽等核心利益。隨著事件發酵,民眾對政府信任度恐將進一步降低,政治極化現象加劇。在未來選舉中,選民可能因這一事件更加分裂,選情也將更加復雜。美國政壇在這種混亂局勢下,未來政策制定、國家治理等方面都將面臨巨大挑戰,如何修復政治裂痕,重拾民眾信任,成為擺在兩黨面前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