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在各省還沒有發布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時,先進行了第二季度工作總結,在發布會上,人社部發言人總結了今年以來社保參保情況,以及目前社保基金累計結余情況,總體說就是請所有的退休人員放心,目前社保基金賬戶運行穩定,肯定能保證大家的退休金準時足額發放!并且要繼續開展養老金調整工作,并重點向低收入的傾斜調整。
小編發現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流程總是在關鍵節點時,先發布其他相關新聞,好像是在做好準備鋪墊工作,然后再發布養老金調整的相關決定,從這個角度分析,本次第二季度的工作總結發布完畢后,本周四、周五是不是就會有省份陸續發布調整方案了呢?畢竟現在已經有城市正在進行補發工作了,這肯定是具體方案已經制定完畢,查詢補差金額只需要輸入相關條件就能直接由公式計算得出了。從調整比例遲遲不公布,到調整方案也遲遲不發的節奏看,這是想先用各種會議給大家的心里做好鋪墊工作,然后在發布具體信息,這樣大家的接受程度會好很多,但是也確實讓大家等的好辛苦呀!
其實養老金調整工作進行到這里,大家心里多少都已經有點底兒了。首先是調整比例從去年3%降到2%,下調1%,這就說明今年的調整方案也會像之前一樣,因為調整比例下降而整體漲幅金額下降,小編測算了下去年的漲幅金額比前年的少了21%,那么今年預計會比去年再少30%左右。已經收到了補發金額的伙伴們有沒有比對一下呢,看看是不是下降了30%,如果是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
如果按照漲幅金額下降30%計算,今年的調整方式中各個方面也都要下降了,那么在會上強調的向養老金收入低的人傾斜怎么實現呢?從通知中我們知道今年的調整方式包括定額增長、掛鉤調整和傾斜增長,其中掛鉤調整是與工齡有關的,那么工齡部分如何制定才能發揮最大優勢呢?小編是身在遼寧,身邊有很多工齡在40年以上的,因為作為以前的老工業城市,很多父輩都是在16歲、18歲就已經參加工作了,在退休時或多或少的都有視同繳費年限,但去年的遼寧調整方案中,工齡掛鉤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滿15年的每月加1元,一部分是超過15年以上的每月加1.6元,這個調整金額是比2023年的工齡掛鉤調整要低很不少,所以今年的工齡調整不知道是否還能繼續下降,如果再下降的話工齡優勢就更小了。如何才能發揮工齡優勢,我們可以先看看去年的案例:
去年全國中工齡掛鉤增長最高的應該是北京了,不僅繳費年限門檻就較低,而且漲幅金額也高,具體時間繳費年限滿10年的,就可以滿一年每月漲2.4元,而且對于繳費30年以上的,每月還可以再加5元,這么一看如果是40年的工齡,在工齡掛鉤部分可以漲101元。其次是江蘇、浙江、寧夏,在工齡區間最高的范圍漲幅達到2元或2元以上,如果是這樣的制定方式,按照繳費年限劃分不同區間,年限區間越高漲的就越多,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工齡優勢了。
但各個省份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都是有各自特點的,也都是結合了本地人口特點,不能只看到方案里好的一面,比如北京雖然工齡部分漲的多,但是養老金掛鉤比例是最低的;或者遼寧地區,本身就是人口老齡化的重度地區,并且基本之前退休人員的工齡都較長,如果工齡部分一下漲的太多,是否也會導致養老基金賬戶壓力過大而無法承擔呢?所以我們在看調整方案時也應該全面的看,比如想要擴大工齡長的優勢,那么定額部分的調整可能就要下降,或者養老金調整比例也要下調,但畢竟今年調整比例下降的也挺多,為了整體漲幅金額下調,預計調整細則還是會很保守的。
最后小編想說不管今年漲多少錢,咱們的身體最重要,把身體照顧好,健康的活著才能每個月都能領到退休金,都說難得糊涂,知足常樂,這才是硬道理!那么,已經領到補發金額的伙伴們,你們的工齡都是多少呢,又漲了多少錢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