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杭州小李(化名)一家
在客廳邊看電視邊閑聊
其樂融融
廚房燃氣灶上
煮著的紅豆湯正冒著熱氣
誰知這看似溫馨的場景背后
一場危機正悄然上演
空調房里煮紅豆湯
一家六口四人中毒
兩三個小時后,16歲的小李與姐姐先后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家人連忙將他們送至杭州市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起初,家人誤以為是吃壞了肚子,但醫生給出的檢查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經檢查,小李和姐姐動脈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明顯升高,分別達到20.9%和20.5%,超過正常范圍近4倍,最后確診為一氧化碳中毒。
圖源:潮新聞
“一氧化碳中毒不是秋冬季常見疾病嗎?怎么夏天也會中招?”
面對小李的詢問,急診科醫生王幸在詳細了解來龍去脈后認為,這可能與那鍋煮著的紅豆湯有關——在密閉空間里使用燃氣灶,會使氧氣含量下降,若燃燒不充分,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繼而導致中毒。
隨后,急診科醫生建議同行而來的四位家屬也做個血液檢查,果然,其中兩人的碳氧血紅蛋白也不同程度地升高,好在就診及時,順利逃過一劫。
一氧化碳是怎么讓人中毒的?
一氧化碳無色、無味、無刺激性
很難被人察覺
吸入過多會導致身體組織缺氧
引發中毒
容易“奪命于無形”
氧氣進入身體后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生成氧合血紅蛋白。當血液流經各個組織,氧氣會從氧合血紅蛋白中分離出來,進入組織。
但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高200到300倍,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氣就會被“擠下車”。血液流經的組織細胞因為收不到氧氣而窒息,就會引發中毒。
圖源:深圳衛健委
哪些生活場景下容易“中招”?
炎炎夏日,為了躲避酷熱,人們常會緊閉門窗開啟空調,忽視了必要的通風透氣,殊不知這樣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
緊閉門窗使用燃氣做飯
夏季炎熱,開著空調做飯的確會涼爽許多,但若緊閉門窗,空氣不流通,就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空調房內吃炭火鍋或燒烤
煤炭易發生不完全燃燒,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無色無味不易發現,一旦中毒往往來不及自救,危險性很大。
停車閉窗吹空調
夏季高溫之下人更容易疲乏、困倦,尤其是一些長途貨運司機,累了會隨時在車里關閉車窗、開著空調小憩,但此舉非常危險。
因為,汽車發動機連續運轉會不斷產生一氧化碳,如未能及時通風,排出的一氧化碳將通過空調和車廂縫隙進入車內,當車內一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程度,車內人員就有可能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
警惕“假愈期”!
識別中毒癥狀
迅速現場急救
輕度中毒:可出現頭痛、頭暈、視力下降、耳鳴、惡心、乏力、心跳加速等癥狀。
中度中毒:除有輕度中毒癥狀之外,皮膚黏膜出現櫻桃紅色,多汗、心律失常、煩躁、行動遲緩、嗜睡、昏迷等癥狀繼續加重。
重度中毒:進入昏迷狀態,會出現陣發性或強直性痙攣,面色蒼白或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
發現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先要讓患者迅速脫離中毒環境,并確保其呼吸道通暢,同時要注意給患者保暖,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救治。
在等待急救人員的同時,如果患者出現心跳呼吸驟停,應立刻進行心肺復蘇急救。
注意“假愈”風險
警惕遲發性腦病
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并不局限于急性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遲發性腦病。
“有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可經過一段‘假愈期’后,會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定向力障礙、語言障礙、人格性格改變甚至運動功能障礙。”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負責人馬里主任強調,年齡大于40歲、曾有昏迷史、暴露時間較長的患者風險更高。
因此,中毒患者在出院后兩個月內應密切隨訪,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就診。
提醒大家
享受空調帶來清涼的同時
勿忘安全第一
應定時開窗換氣 保持通風
切勿在密閉的空調房里
使用燃氣做飯或吃火鍋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
應急處置方法
遇他人中毒
立即施救 切莫耽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