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魯網消息報道,7月21日,莫斯科上空響起警報。烏軍大規模無人機群突襲俄羅斯首都,謝列梅捷沃、伏努科沃等多座機場被迫關閉,50架航班臨時改道,大量乘客滯留航站樓。俄羅斯方面通報,此次攔截并擊落117架無人機,其中30架在莫斯科地區上空被摧毀。這場突襲的輿論熱度,和去年8月初烏軍突襲庫爾斯克地區時幾乎相當。
澤連斯基(資料圖)
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還公開表示,已通過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烏梅羅夫向俄羅斯提議新一輪談判,稱自己準備好與普京會談以實現持久和平。轉頭就用無人機空襲莫斯科,這樣的行動顯然和“尋求談判”的表態不符。這背后藏著多重考量。烏軍此舉首先是做給美西方看的。
不久前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通話時問,若美國提供遠程武器,烏克蘭能否打擊莫斯科?澤連斯基當時給出肯定答復。現在用無人機突襲莫斯科,就是在證明:沒遠程武器都能做到,有了武器效果只會更好。這種展示能為后續求援助增加籌碼。其次是為戰場減壓。當前俄烏在蘇梅地區及頓涅茨克西北一線拉鋸。俄軍若控制蘇梅,不僅能掌握頓巴斯盆地主導權,甚至可能再次逼近基輔。這時候突襲莫斯科,能分散俄方精力,給前線烏軍爭取喘息空間。
特朗普(資料圖)
西方陣營近期動作頻頻。法國正拉攏歐洲多國,計劃以“停火后維和”名義向基輔派兵,實質是推動北約軍力進駐烏克蘭。英國和德國則聯合主持“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視頻會議,協調對烏支持。英國國防大臣希利在會上呼吁,各國開展為期50天的對烏軍援行動,該國已承諾今年投入至少7億英鎊用于防空裝備和火炮彈藥援助,其中1.5億英鎊物資已交付。
這些動作和特朗普的表態直接相關。他日前公開表示,若俄羅斯50天內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及俄貿易伙伴加征100%關稅。英國隨即響應,稱要在50天內加速武裝烏克蘭。特朗普還通過其他方式施壓——他曾指責澤連斯基“總統任期已結束卻賴在位置上”,有消息稱他甚至考慮推動澤連斯基下臺,讓扎盧日內接任以方便談判。美西方的施壓邏輯很明確,但俄羅斯態度強硬。
澤連斯基(資料圖)
俄方近期加大對烏克蘭的轟炸力度,用行動表明不會因外部壓力改變立場。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核心訴求——要求烏克蘭放棄與北約軍事勾連,至今沒有松動跡象。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此前的表態或許更能看透局勢本質。她認為俄烏最終必然回到談判桌,因為美西方想靠武力拖垮俄羅斯根本不現實。這一判斷基于實際戰況:沖突持續三年多,西方不斷軍援卻沒達到預期效果。默克爾還揭開一個過往:當年《明斯克協議》的簽訂,其實是美西方為“全面武裝烏克蘭”爭取時間,只是后來局勢發展并未如他們所愿。
烏克蘭內部近期還爆發新危機。7月22日深夜,澤連斯基簽署法案,廢除國家反腐敗局和專門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部分執法權。新規允許總統任命的總檢察長調取反腐案件、指派檢察官,甚至可解雇檢察官。法案通過前24小時,烏安全部門突襲反腐機構辦公室,搜查70名員工。議員安娜·斯科羅約德揭露,這是因反腐調查已觸及澤連斯基核心圈子——包括副總理切爾尼紹夫的建筑腐敗案,以及無人機采購中的數億美元貪腐嫌疑。
澤連斯基(資料圖)
此舉引發民眾強烈抗議。基輔總統府外聚集2000-3000人示威,利沃夫、敖德薩等城市同步響應。29歲的截肢前士兵奧列克桑德·特倫直言:“這是對犧牲者的侮辱,士兵們很難再有戰斗動力。”歐盟也罕見批評,擴大事務專員瑪爾塔·科斯警告這是“嚴重倒退”,可能阻礙烏克蘭入盟進程。七國集團與歐盟大使聯合聲明,擔憂此舉會成為西方反援烏人士縮減援助的理由。
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辯解稱法案是為“清除俄羅斯滲透”,但明眼人都清楚,反腐機構正是2014年“廣場革命”后為擺脫俄羅斯式腐敗設立的。如今借“戒嚴”之名強化總統對反腐調查的控制,難免讓人質疑其真實目的。當前局勢陷入微妙平衡:烏軍想靠突襲爭取援助,西方想靠軍援和施壓逼俄讓步,俄羅斯堅持核心訴求寸步不讓,烏克蘭內部矛盾又因腐敗問題加劇。50天的期限日益臨近,各方動作只會更加密集。但正如默克爾所言,無論中間如何博弈,談判桌或許才是最終歸宿——只是這條路,還得在炮火和算計中繼續摸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