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mym17801
小腦萎縮是一種以共濟失調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特征包括步態不穩、言語不清和眼球震顫等。現代醫學治療多以對癥支持為主,難以阻止病情進展。
中醫認為,小腦萎縮與"髓海不足"密切相關,其中腎精虧虛是核心病機。此類患者常見行走搖晃如醉酒狀,伴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等腎虛癥狀,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典型病例:
患者張某,男性,56歲,進行性步態異常3年。初期僅表現為轉身不穩,近半年加重至需扶墻行走。
刻診特征:
髓海空虛:頭暈目眩,記憶力顯著減退,計算力下降
腎精虧虛:腰膝酸軟,耳鳴如蟬,發枯齒搖
痰瘀阻絡:言語謇澀,肢體僵硬,舌質紫暗有瘀斑
脈象:沉細澀
辨證分析:
患者年過半百,腎氣自衰,加之長期工作勞累,導致腎精虧耗,髓海失充,腦竅失養,發為骨搖。
治療方案:
溫腎填髓:鹿角膠、龜板膠、紫河車(填補精髓)
益智健腦:遠志、石菖蒲、益智仁(開竅醒神)
活血通絡:丹參、川芎、地龍(化瘀通絡)
健脾化痰:茯苓、白術、半夏(杜絕生痰之源)
治療效果:一個療程后,頭暈減輕,站立時間延長。3個療程后,步態較前穩健,言語較清晰。堅持調理一段時間后,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改善。
治療要點:
- 填精為主,重在治本:選用動物類藥物填補腎精
- 通絡為輔,改善癥狀:活血化瘀改善腦部微循環
- 綜合調理:配合認知訓練和平衡練習
臨床啟示:
本案通過"補腎填髓、化痰通絡"的治療策略,不僅改善了患者的運動功能,更在延緩疾病進展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建議患者注意:
- 避免過度勞累
- 堅持康復訓練
- 保持規律作息
- 定期復診調方
(具體用藥需經專業中醫師辨證施治,本案例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