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通為順”,可生活中不少人都被 “不通” 的問題困擾。前陣子我就栽在了這事兒上,直到喝了老媽煮的一碗水,才知道不起眼的食材里藏著大作用。
忙到 “堵住”,5 天沒 “卸貨” 的滋味太難受
說起來都是淚,前段時間同事離職,我接手了她手頭的活兒,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早上啃個面包就沖去公司,中午隨便點份外賣扒拉幾口,晚上加班到半夜,餓了就叫燒烤、泡桶泡面當夜宵。
工作理順那天,我才發現身體不對勁 —— 已經 5 天沒上廁所 “卸貨” 了。肚子鼓得像揣了個小皮球,摸起來硬邦邦的,坐著硌得慌,連彎腰撿東西都費勁。最難受的是早上,明明有便意,蹲半天卻啥也排不出來,我媽隔著門催:“你這占著茅坑不拉屎,是想把廁所當辦公室啊?”
她老人家聽完我的情況,轉身進了廚房,半小時后端出一碗清湯寡水 —— 里面飄著幾片白菜葉,沉著幾顆煮軟的黃豆。“別嫌不好喝,就當飯吃,餓了就喝,保準讓你順順當當‘卸貨’。”
我瞅著這碗沒油沒鹽的水,心里直犯嘀咕:這玩意兒能比藥管用?但實在被便秘折磨得夠嗆,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連喝 2 天白菜黃豆水,“庫存” 排得干干凈凈
第一天喝的時候,我是捏著鼻子灌的。白菜煮得爛乎乎,黃豆綿密得沒嚼勁,就加了幾滴香油,味道清淡得像白開水。但我媽盯著我,說 “餓了就喝,別吃別的”,我只能乖乖聽話,一天喝了三大碗。
到了晚上,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叫,像有股氣在里面轉,但去廁所還是沒動靜。我跟我媽抱怨 “沒用”,她卻說 “急啥,好戲在后頭”。
第二天繼續喝,早上喝完沒多久,就有了強烈的便意。這次沒費勁兒,“庫存” 排得特別順,感覺肚子一下子空了,摸起來軟乎乎的,腰都能挺直了。當天下午又去了一次,徹底把攢了 5 天的 “貨” 清干凈了,整個人輕快得像卸下了十斤包袱。
我這才信了我媽說的話,問她這不起眼的白菜黃豆,咋有這么大本事?
白菜配黃豆,原來藏著 “通腸道” 的小秘密
我媽說這是她年輕時就用的法子,村里誰要是好幾天不上廁所,老人都會讓煮這個水。后來我查了資料才知道,這兩樣普通食材,搭配起來確實有道理。
白菜:腸道的 “清潔工”
別看白菜便宜,里面的膳食纖維可不少,尤其是白菜心,纖維細膩又柔軟,不會刺激腸道。這些纖維就像小刷子,能把腸壁上黏著的 “垃圾” 掃下來,還能吸收水分,讓便便變軟,更容易排出來。而且白菜 90% 都是水分,喝下去既能補水,又能給腸道 “沖個澡”。
黃豆:腸道的 “助推器”
黃豆泡發后煮軟,里面的膳食纖維會變得更活躍,能促進腸道蠕動。另外,黃豆里的低聚糖還能幫助腸道里的好細菌繁殖,讓腸道環境更健康。我媽說 “黃豆得泡透煮爛,不然硬邦邦的不好消化,反而給腸道添負擔”,這點確實重要。
營養師也說,比起吃藥,這種通過天然食材補充膳食纖維的方式更溫和,適合平時飲食油膩、不愛吃菜的人。不過要注意,這不是 “萬能藥”,要是便秘特別嚴重,還是得及時看醫生。
白菜黃豆水這樣做,簡單到人人都能學
我把我媽煮白菜黃豆水的方法記了下來,步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廚房小白也能一次成功。
食材準備:
黃豆 30 克(一小把)、白菜心 100 克(就是白菜最里面的嫩心,不用帶老葉)、香油幾滴(可選,調味用)。
具體做法:
1.黃豆提前用清水泡 4 小時(或者前一晚泡好),泡到黃豆變大變軟,這樣煮的時候容易爛。
2.白菜心洗凈,不用切太碎,撕成大片就行(撕的比切的更入味,纖維也不容易斷)。
3.鍋里加約 800 毫升清水,放入泡好的黃豆,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 30 分鐘,煮到黃豆用手一捏就碎的程度。
4.放入白菜心,再煮 10 分鐘,煮到白菜變軟,顏色變透明。
5.關火后滴幾滴香油,稍微晾一晾就能喝了,白菜和黃豆也要一起吃掉。
我媽強調 “別放鹽、糖這些調料,原汁原味效果最好”。要是覺得太清淡,加幾滴香油提提味就行,千萬別加辣椒油、醬油,不然反而會刺激腸道。
現在我家廚房常備白菜和黃豆,偶爾吃油膩了或者久坐不動,就煮上一碗。比起吃藥,這種用天然食材調理的方式,喝著更放心,還沒啥副作用。
其實很多時候,解決身體小麻煩的辦法,就藏在這些不起眼的食材里。如果你也有 “排不凈” 的煩惱,不妨試試這個白菜黃豆水,說不定會和我一樣驚喜。
覺得有用的話,就收藏起來,什么時候需要了翻出來看看;也轉發給身邊被便秘困擾的朋友,讓大家都能輕松 “通暢” 過好每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