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給我買的房子,公婆非要過來同住,還說他兒子家就是他們家
“房子不大,隔層分家。”
老話一語中的,但到了我們家,房子再寬,若沒人懂分寸,日子照樣過得緊巴巴。
我叫蘇晴,今年三十二歲,在杭州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做產(chǎn)品經(jīng)理,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娘家疼我如珠如寶。
從大學起,爸媽就為我婚后的獨立生活做打算,結(jié)婚那年,全款給我在市中心買了套兩居室。
小巧溫馨,是我夢想的小窩。
和丈夫林禎結(jié)婚三年,我們感情平穩(wěn),他老實肯干,就是在處理父母關(guān)系上總是左右為難。
他父母住在隔壁市鎮(zhèn),原本離得不遠但各過各的,也挺好。
直到去年冬天,林禎父母突然提出要“搬來住幾個月”。
理由是:“這兒子家的房子不就是我們家?”
我一愣:“不是吧,房子是我爸媽買的,產(chǎn)權(quán)在我名下。”
婆婆林秀芬不以為然:“你嫁給禎禎了,還分什么你我?我們是一家人,這房子我們也有份。”
我聽著那句“有份”,耳朵嗡嗡響。
丈夫在旁一臉為難:“他們就是住段時間,冬天鎮(zhèn)上的房子太冷了……”
我咬了咬牙:“行,那就住兩周,把時間說清楚。”
結(jié)果,他們一搬進來,冰箱變成“共享物品”,沙發(fā)鋪成了“專屬躺床”,我晚上加班回家,還得忍受婆婆教育我:“女孩子家別太拼,飯都不會做。”
我隱忍了幾次,終于在某天看到我爸媽送來的紅酒被拿去招待親戚,婆婆還振振有詞:“你爸媽送你的就是送我們的。”
我當場懟回去:“那您是不是也準備送我?guī)滋捉痂C子?”
一屋子人沉默了。
林禎看我快爆發(fā),終于開口:“媽,晴晴工作忙,你們還是回家吧。住幾天就好,不能就這么住下不走。”
婆婆當場拍桌:“兒子家不讓親媽住,還成了外人?”
我擦著桌子邊說:“我爸媽買的是婚房,不是養(yǎng)老院。”
那一瞬間,林禎臉上掛不住,婆婆哭著收拾東西:“早知道不來,讓我白疼你們了!”
他們走后的那個晚上,家里終于安靜了。
林禎低聲說:“晴晴,我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我揉揉眉心:“我們可以孝順,但不是被動承接。我爸媽給我的是自由,不是公婆的權(quán)限。”
一個月后,婆婆在鎮(zhèn)上裝了暖氣,自在地邀姐妹打麻將,我心里才徹底放下。
后來一次飯局上,親戚提起我們家的事,說我“太硬氣”。
我笑了:“不是硬,是不想軟成墊腳布。”
最后還得說那句老話:“寧拆十座廟,不毀一個家。”
可家不是靠黏糊,是靠尊重。
沒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邊界,不是親情,是侵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