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刷到他和劉詩詩拍吻戲的路透,評論區能吵翻——“網紅憑什么搭頂流花旦?”“眼睛還沒眉毛粗,這也能當男主?”
被罵“鼠系丑男”那幾年,他連呼吸都是錯的。
可誰能想到,如今《折腰》開播六天站內熱度破三萬,成騰訊視頻2025年破萬最快劇集;《書卷一夢》播到后半程,居然把“演技差”的標簽撕了個干凈。更絕的是,人民日報專訪里那句“朝著目標走,終會到達”,直接把他推上口碑反轉的風口。
說起來,他這一路確實有點“反套路”。別的明星紅了先爭番位、漲片酬,他倒好,演男主不挑劇本位置,報價比同咖位低一截。之前和某小花搭戲,粉絲吵著要換男主,劇組反而偷偷松口氣——“這孩子不折騰,省心。”現在回頭看,他當年“不爭不搶”的傻勁,倒成了娛樂圈最稀缺的清醒。
真正讓我改觀的,是《書卷一夢》的打戲。之前總覺得他“網紅轉演員”是靠運氣,直到看到花絮里他吊威亞摔青了后背,導演喊停他還咬著牙說“再來一條”;為了演好古代書生,提前三個月找老師練儀態,走路幅度大了都要重拍。這哪是“躺贏”?分明是把“笨功夫”刻進了骨頭里。
但最戳人的,還是那場演唱會。舞臺正中央有個空座位,擺著鮮花和亮著的熒光棒。工作人員說,那是給2019年去世的粉絲留的——姑娘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他開唱,走前還托朋友給他留言。這些年,他工作室每年都會發張白玫瑰照片悼念,今年終于在現場圓了姑娘的夢。
有人說他“靠賣慘翻紅”,我倒覺得,能把素未謀面的粉絲記五年,這份真心比任何營銷都管用。畢竟現在多少明星,連應援牌上的名字都懶得看。
人民日報專訪里,他說自己“從丹東夜市走到現在,沒覺得多了不起,就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這話聽著普通,放在內娛卻格外扎心——多少流量紅了就端著,他倒像個沒見過世面的“愣頭青”,該搬道具搬道具,該背臺詞背臺詞。
現在再看那些“丑男配不上花旦”的罵聲,突然覺得可笑。外貌是爹媽給的,演技是自己練的,人品是日子攢的。他用《折腰》的熱度證明“能扛劇”,用《書卷一夢》的打戲證明“能吃苦”,用演唱會的空座位證明“能走心”。
從夜市賣唱到人民日報專訪,他哪是“突然火了”?不過是把“慢慢來”活成了最狠的逆襲。
你最近有看劉宇寧的劇嗎?覺得他這次口碑反轉,是運氣還是實力?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