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隊最近幾年在重建路上的“斷舍離,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這回不是因為補強多么驚艷,而是他們接連放棄了5名首輪秀,尤其是杰倫格林和“白魔這樣的高順位新星,直接點燃了休斯敦球迷和全國籃球圈的對噴,火箭這波操作到底是刮骨療傷還是自斷臂膀,各路聲音吵得不可開交,冷靜下來,這事說簡單點就是“誰值得押寶、誰該止損,但真到落地那一刻,誰的心里能真沒點波瀾
先說爭議最大的杰倫格林,這哥們在火箭拿過億大合同,曾經是建隊核心那一檔,結果季后賽一輪游,表現拉胯,球隊管理層直接選擇分手,把他送去太陽隊換來杜蘭特,這操作你說無可指摘吧,好歹換回了大牌,但你要說沒點遺憾,真沒人信,畢竟格林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球迷對他有感情,管理層也給過機會,結果這幾年起伏太大,進攻不穩定,關鍵戰掉鏈子,這種情況下,球隊選擇止損其實算是理性,但真到這一刻,總感覺有點“親兒子說扔就扔的冷血
然后是“白魔,這名字在火箭球迷圈可不陌生,當初被寄予厚望,管理層愿意給他時間成長,哪怕烏度卡來了,球隊完成重建,還是耐著性子等他爆發,結果等來的卻是球權黑洞,助攻率7.4%,進攻端確實有天賦,但和團隊籃球格格不入,說白了就是各打各的,火箭也沒狠心直接甩賣,最后送去奇才,好聚好散,算是給了彼此最后的體面,這波操作你說火箭沒情懷吧,也不至于,只不過現實比劇情更無情,你真想沖冠,肯定要取舍,白魔這種個人屬性太強的球員,留著只會耽誤全隊節奏
往下數,加魯巴、克里斯托弗、泰泰華盛頓這三位,基本就是“押錯寶的典型,先說加魯巴,21年首輪23順位被當成下一個追夢格林養,防守確實有點樣子,內外線都能換防,但攻防兩端都沒打出及格水準,全能變成“全不能,火箭直接貼錢送去老鷹,算是認清現實,克里斯托弗更有點“友情價的味道,選他其實是為了幫杰倫格林適應NBA,兩人私交鐵,但現實擺在那,得分型小后衛滿大街,他沒什么突出優勢,火箭一年就放棄,變成交易添頭,后面一直在發展聯盟打轉,泰泰華盛頓則是典型的“最后一搏,組織能力不錯,但三分命中率只有23.4%,沒射程也就沒空間,離開火箭后在雄鹿和太陽都沒找到位置,基本淡出主流視野
說到底,這波操作其實是火箭管理層面對重建窗口期的無奈選擇,一邊是天賦溢出的青年軍,一邊是現實壓力下的爭冠野心,球隊只能不斷試錯,不斷止損,誰能把握住機會誰留下,誰掉隊誰走人,這種做法在當今聯盟也不是火箭獨創,勇士當年清理懷斯曼、森林狼甩賣庫爾弗,都差不多是這套路數,問題在于,火箭這幾年放棄的全是自己一手選中的首輪秀,怎么看都像是在打自己的臉,球迷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但換個角度想,火箭要是一直留著這些潛力股,等著他們慢慢兌現,恐怕幾年過去還是徘徊在樂透區,別說爭冠,連季后賽都難進,現實就是這么殘酷,不管你是高順位還是友情價,打不出來就是打不出來,NBA的舞臺從來都不講情面,管理層有時候也得做“惡人,說白了就是“擺爛靠選秀,成王靠交易,火箭這波清洗,未必能立馬見效,但至少方向沒錯
當然,這里面也有不少爭議點,比如說火箭到底給了這些年輕人多少耐心,是不是太早給部分人貼上“失敗品的標簽,還是說球隊自己選人眼光就有問題,這些話題其實很難有統一答案,畢竟每個球員成長軌跡各不相同,環境、教練、體系、機會,全都摻雜在一起,誰也不能保證換個隊就能打出來,但火箭的思路很清晰:只要你不能立馬變現,就別指望球隊為你犧牲窗口期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這波放棄的5人里,除了格林和白魔多少還有點交易價值,其他幾位基本都是“及時止損,說難聽點就是“用過即棄,但NBA歷來就是這樣,誰能保證下一個離開的不是現有主力,球隊不可能為了感情留人,畢竟,這不是青春偶像劇,火箭要的是成績,不是溫情
球迷當然可以懷念格林的天賦、白魔的爆發力,也可以為加魯巴、克里斯托弗的落寞鳴不平,但真正看球的人都明白,火箭這波操作其實是“無奈中的理智,不管外界怎么噴,至少說明球隊下決心奔著爭冠去了,至于這些被放棄的年輕人,或許在別的隊還能打出一片天,也或許就此淡出視野,這就是職業體育的殘酷底色
所以說,火箭這波“斷舍離到底值不值,其實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短期來看,肯定少了點人情味,甚至有些“拆東墻補西墻的感覺,但長期來看,只有不斷試錯、不斷調整,球隊才有可能沖出重建怪圈,殺進爭冠行列,至于格林和白魔們是不是會成為火箭的“悔棋,那就留給未來去評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